从古桥到文明走廊 看这个川渝边界文明实践如何创新?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15 15:01 121536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摄影报道

“快看!桥中央又开抢答了!”7月14日,华蓥河上的风刚卷着水汽掠过桥面,五星桥的廊柱间就炸开一阵欢呼。

青石板铺就的桥面上,重庆合川的大叔扯着四川华蓥的大婶胳膊喊:“这题我会!”这座清代五拱廊桥正被两省村民的热乎气儿裹得满满当当。

这是封面新闻记者跟着“文明提质・实践增效”采访团在川渝边界撞见的鲜活场景。在这片两省交界的土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正以鲜活的姿态绽放光彩。

五星桥上,热闹非凡

一边,横跨川渝的百年古桥五星桥上,两地群众携手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数十公里外,华蓥市“幺妹巧手坊”里,巧手妇女们飞针走线,用五彩毛线编织着创业梦想。传统与现代在此相拥,物质与精神于此相融,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明乐章。

古桥传情

跨越省界的文明纽带

华蓥河的水波晃悠悠拍打着桥桩,五星桥的五座石拱把重庆与四川的地界轻轻拢在一起。

青山绿水中的五星桥

清代时,这里的廊柱下常堆着换粮的麻袋、卖布的摊子;如今,摊头换成了摆着抢答礼品的长桌,麻袋的位置站满了举着手喊“我来答”的村民。

“有人溺水了怎么办?”主持人的话音刚落,重庆大爷就蹦起来:“先喊人!不能自己跳下去!”话音未落,桥那头的四川大姐已接上:“找竹竿!找救生圈!”村民们跃跃欲试,抢着回应主持人抛出的问题,答得又快又准。

这样的热闹每月都要在桥上上演一回。防溺水、森林防火、反诈宣传轮番登场,成了两岸群众心照不宣的“必赴之约”。

“血糖7.4,正常。”华蓥市庆华镇的徐大爷刚从义诊台挪开,就被重庆双槐镇的朋友拉去看抢答。桥面上,两地卫生院的白大褂们正忙着量血压,红马甲志愿者则蹲在石阶上,给大家演示灭火器怎么用。

“我们和双槐镇常搭伙,”庆华镇宣传委员李启军指着桥栏上的横幅,“上个月刚一起捡了河岸边的垃圾,你看这水多清。”

两百年的桥身早被踩得发亮,却越活越年轻。双槐镇的婆婆提着菜篮子往庆华镇赶,庆华镇的小伙骑着摩托去合川买零件,谁也不把“省界”当回事。如今桥上的文明实践活动,更像给这层熟络加了把火。

多元阵地

绘就的文明新图景

另一边,520平方米的“渝广同兴”文明圈正敞着门迎客。刚踏进门槛,墙上的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一廊四带”区域分布图就映入眼帘,红黄绿三色线条把川东北与渝北的文明实践站点串成一片,让人一眼看清两地联动的脉络。

“这综合体就像个‘文明万花筒’。”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头藏着8个功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广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红岩剧场、融媒体中心,日常里政策宣讲、价值培育、文化活动、理论学习、移风易俗这5类活动轮番登场,热闹得很。

眼下正值暑假,综合体里更是像开了锅。“蓥光童托”班里,孩子们正围着老师学捏橡皮泥,小手捏出的花朵上,被涂成了亮晶晶的粉色。

小朋友们正在做黏土画

“整个暑假分三期,现在是第二期,”班主任陈德娟一边帮孩子擦手上的颜料,一边念叨,“华蓥市总共设了6个点,快600个娃在这儿过暑假呢。”门口接孩子的家长王海霞搭话:“老师负责得很,娃在这儿学东西,我们打工都安心。”

顺着走廊往里走,琴声、墨香、欢笑声搅成一团。书法班的老人正蘸着墨写“川渝一家亲”,隔壁口才班的孩子在排练小故事,钢琴房里飘出的旋律,和美术馆里展出的艺术展相映成趣。

到了周末,这里又变换模样。青年夜校的灯光亮到深夜,年轻人围着讨论创业项目。工作人员笑着说,“白天是娃的学堂,晚上是青年的沙龙,周末是妇女的课堂,这520平方米,能装下一整个生活圈。”

巧手织梦

钩针下的创业人生

“幺妹巧手坊”里,毛线团滚出一片天蓝色。44岁的刘志玲指尖一勾,钩针就带着粉线绕出个玫瑰花瓣,阳光从窗缝钻进来,正好落在她鼻尖的细汗上。

刘志玲正在钩玫瑰花

这幅玫瑰花毯已经勾了几天,毛线球空了三个,指尖磨出的茧子泛着光。“这样一幅玫瑰花毯,得钩十多天,能卖五百多元呢。”刘志玲低头抿线时,嘴角翘得老高。

五年前,刘志玲通过妇联的宣传与团队结缘,从此迷上钩织。“第一次见老师钩出的作品,眼睛都看直了,一下子就被吸引住。”回忆刚领回钩针时,她连起针都要学半天,现在却能教新来的姐妹勾立体花。

团队里二十多个姐妹,平时都把毛线筐搁在自家炕头、阳台。有人勾杯垫时卡了壳,在微信群里喊一声,不出半小时,就有三五个姐妹拎着毛线团往公园长椅凑。

小巧的发卡、杯垫,到大型的装饰毯、挂画,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每月两千多的收入揣进兜里,有人给家里添了冰箱,有人攒着供孩子读书,钩针勾出的不只是花花草草,更是腰杆挺直的底气。

从五星桥上此起彼伏的抢答声,到巧手坊里飞针走线的簌簌声,川渝边界的文明实践,顺着华蓥河的水、跨着古桥的拱,融进寻常日子里。

这边勾着的线、那边答着的题,看似不相干,却正用最生动的方式诠释着“同饮一江水,共筑文明城”的深意。

评论 3

  • 文明你我他 2025-07-16 发表于四川

    川渝一家亲,抢答抢出文明新高度

  •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07-15 发表于辽宁

    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明乐章。

  • fm8a9275 2025-07-15 发表于四川

    如何创新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