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10月16日,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在泸州开幕。“赫赫华光——三星堆—金沙遗址文物数字交互艺术展”同步在泸州市博物馆正式开展。57件珍贵文物首次集体“出差”泸州,免费展出至12月10日。
这批文物由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提供。既有1927年在燕家院子出土的商代石璧,又有1986年出土的青铜人头像 、跪坐人头像,还有2021年出土的黄金面具,2022年最新出土的商青铜鸟、青铜花骨朵……每一件都是文物界的“顶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用裸眼3D、VR等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可乘神鸟飞越祭祀坑、与青铜神树面对面、亲身“参与”古蜀祭祀……数字与实物的碰撞,带你沉浸式解锁三千年前的古蜀谜团。
三星堆金沙“顶流”亮相
泸州市民家门口就可以看展
10月16日,开展首日,不少观众专程前来一睹这些珍贵文物的真容。
展览上拍摄的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步入展厅,青铜雕像群蔚为大观——有昂首挺立的青铜大立人像、肃穆跪坐的青铜小人像、凝神默视的人头像,也有威赫庄严的铜面像,还有形似方向盘的太阳形器、振翅欲飞的金箔太阳神鸟……
展览上拍摄的商青铜着裙立人像。
被网友亲切称为“猛男”“体能教练”的青铜着裙立人像也亮相展厅。这尊立人像身材健美、前凸后翘,宽肩窄腰、背部笔挺、臀部翘起,手臂和小腿肌肉线条紧实,尤其是绷紧的手臂肌肉让环形手势宛如哑铃弯举的定格瞬间,格外引人注目。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这么近距离看到三星堆和金沙的文物。”在泸州市博物馆负一楼观展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如今文物来到“家门口”,周末就能带家人孩子一同观展,感到十分方便。
展览上拍摄的商青铜太阳形器。
据了解,本次展览主展区位于博物馆负一楼临展厅,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民无需预约即可前来体验这场穿越三千年的数字之旅。尽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但其中部分“顶流”文物,包括金面罩、太阳形器、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着裙立人像、玉琮等,只展出至10月底。
裸眼3D拿捏沉浸感
古蜀文明“跳出”屏幕来见面
本次展览的核心亮点是“数字交互”,通过沉浸式技术解锁古蜀文明。
3D裸眼视频。
记者注意到,展厅在五个不同位置布置了裸眼3D数字艺术视频、沉浸式数字艺术剧场与文物同步展示,让观众在沉浸式视觉体验中,直观感受古蜀文明的神秘与璀璨,享受“数字+实物”相结合的双重文化体验。
展厅里,当青铜戴冠纵目面具、铜人头像等文物以立体形式“跳出”屏幕时,不时引来参观者的惊呼声。
“那个黄金面具好像真的飘出来了,我甚至不自觉地想伸手去接。”带着孩子前来观展的余女士表示,“这种表现形式让孩子对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一直问个不停。”
展览上拍摄的展出文物。
“我们精选了18件珍贵文物,通过三维视效出画、国际化粒子特效、骨骼绑定等前沿数字化技术,将文物细节与古蜀韵味精准还原。”四川文传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青铜时代的古蜀文明”裸眼3D数字视频,正是该公司精心打磨的核心成果,也是其持续6年打造的 “古蜀文明数字展全球巡展”系列代表作之一。
截至目前,该全球巡展已先后在秘鲁、埃及、希腊、瑞典等多个国家展播,还在 2024 年中国品牌日和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上,代表四川进行展示。
五幕VR剧情沉浸感十足
观众惊呼“真实又震撼”
更让人惊喜的是位于一楼VR体验,简直像坐上了时光机。
VR体验场景。
《古蜀奇遇记》VR沉浸探索展区是付费体验项目,展览分为月湾奇遇、古迹探秘、巨身越古、古乡寻踪和祭典同行五幕。体验者们头戴VR设备,即可一步踏入商周时期的古蜀大地。在虚拟文物精灵NPC“小堆堆”的指引下,探访匠人村落、巨人世界和祭祀典礼等历史场景,乘神鸟飞越三星堆祭祀坑,“面对面”观赏一号青铜神树、青铜顶尊跪坐人像、金杖等国宝文物。
比如,在“巨身越古”环节,体验者切换巨人视角,俯瞰古蜀大地;在“祭典同行”阶段,观众可与古蜀人共同参与祭祀典礼。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历史的“主人公”。
“当我‘参与’到青铜器铸造过程中时,真正感受到了古蜀人的智慧和技术。”体验者刘先生感慨道,“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比书本上生动多了,让人印象深刻!”
“太真实了!我刚才乘着神鸟飞过祭祀坑,那些青铜器好像触手可及。”刚体验完VR的周女士兴奋地分享道,最神奇的是还能让文物“变大”“变小”,从各个角度观察细节,“这种感觉比在玻璃展柜前观看震撼多了。”
“我原本对三星堆了解不多,但通过这种互动体验,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年轻观众小陈说道,“特别是那个虚拟导游‘小堆堆’,很可爱也很专业,带领探索的过程很有趣。”
评论 1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10-16 发表于四川
带你沉浸式解锁三千年前的古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