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小波
酸菜鱼,在我的家乡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家常菜。
我的家乡在川南酒城一个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的小山村,常年出产白菜、萝卜、包包菜、莴笋菜等时令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在各种时令蔬菜中,包包菜是制作酸菜的最佳原材料。
春天是包包菜的成熟时节。村民将漫山遍野、绿油油的包包菜收割后,置于刺眼的太阳光下暴晒至焉,剔除根须且用清水洗净后,放入大木盆里并加少许盐腌制两三天,再将包包菜拧出,装入泡菜坛里密封。一段时间后,封存的包包菜摇身一变成了色泽靓丽、入口酸甜的酸菜。
酸菜的吃法很多,可炖酸菜老鸭汤、煮酸菜肉片汤、炒酸菜鳝鱼、煮酸菜鱼等。在这些美食中,酸菜鱼是我的最爱。
做酸菜鱼的厨艺比较简单。我妈做酸菜鱼时,先从泡菜坛中取出三四片酸菜,用菜刀切成小块,倒入锅中用锅铲捣均匀。待水气蒸发后,放少许食用油烧热,与酸菜混合搅拌,直至酸菜泛白。
用瓢舀些清水倒入锅中,再放些老姜、花椒,盖上锅盖,用大火煮沸。揭开锅盖,将早已准备好的薄鱼片放入滚烫的沸水中,烧开,再用小火煮五六分钟,加入鸡精、食用盐、葱花等佐料,起锅即可食用。
我妈做的酸菜鱼好吃,鱼鲜肉嫩,汤清味美,酸爽可口。
吃酸菜鱼时,我喜欢先用勺子舀一勺鱼汤放在嘴边,慢慢喝、细细品。那种浓浓的酸味和着鱼的鲜味混合着冲击味蕾,鲜美至极。接着,夹上一块白嫩嫩的鱼肉,蘸点糊辣椒面,放进嘴里慢嚼细咽。嫩嫩的、鲜鲜的,酸中带甜,鲜嫩爽口,让人胃口大开,百吃不厌。
据村民讲,古代有一善钓鱼翁,一日钓得几尾鱼回家,老伴误将鱼放入煮酸菜汤的锅里。后来一尝,鲜美至极,钓鱼翁逢人就夸。于是,酸菜鱼成了家乡远近闻名的特色菜。
成年后,由于常年在外奔波,一年四季难得回家一趟。于是,每当思念家乡时,我就动手做酸菜鱼吃。那一盆充满家乡味道的酸菜鱼,如同根植于心底的乡愁,随着我的思绪穿过高山越过河流,飞回久违的故乡,满头银发的老妈似乎在向我召唤:“儿呀,归来吧,妈妈做酸菜鱼给你吃。”
2018年春节回家,我妈说做酸菜鱼给我吃。我说:“妈,让我来做吧。”我妈说:“好呀,就让妈尝尝儿子做的酸菜鱼。”
我到菜市场挑选了几条肥嘟嘟的鲫鱼,吩咐摊主去鳞开肚剖成鱼片,回家后便着手做酸菜鱼。
当香喷喷的酸菜鱼端上饭桌时,老妈一边吃酸菜鱼,一边不停称赞:“香,真香,好吃。”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
看着老妈满心欢喜地吃着酸菜鱼,心情五味杂陈的我明白,老妈赞许的不只是我的厨艺,还有儿子的一片孝心。
于是,只要回家,我都要做酸菜鱼给老妈吃。因为小小酸菜鱼,带给我们全家的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还有幸福满满的天伦之乐。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在封面新闻发表的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