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柳青
11月27日,工信部宣布,备受关注的携号转网正式在全国范围启动。普通用户号码保持不变,符合条件即可自由选择运营商。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干涉用户自主选择。
当天,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业务与网络研究部副主任黄荷仙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最终的目标是希望让用户‘携转无感’,完全不用考虑携号转网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业务与网络研究部副主任黄荷仙
中国信通院是工信部直属科研单位。黄荷仙对记者介绍说,该院参与了《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起草、全国携号转网推广技术方案制定和搭建携号转网系统监测等。其中,携号转网集中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由黄荷仙所在部门承担,“携号转网授权码发放都是通过这个系统。”
2010年11月22日,工信部第一批携号转网试点在天津、海南启动。此后,陆续拓展试点范围,2017年8月份,工信部明确指出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推行携号转网服务。然而,在试运行期间,不少想携号转网的用户遇到一些“门槛”和问题。
11月27日,记者拨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客服电话,试图详细了解携号转网实际“落地”情况。三方均表示,具备携转资格用户即可带手机卡和有效证件到拟转入运营商营业厅办理。
中国联通客服告诉记者,部分情况可能影响用户携转资格,“有合约,有未结话费,有主副卡、亲情号、亲情码,都办不了。”电信客服则表示,如果因一些合约影响携转,用户需等合约到期或取消合约,“解除合约需交违约金,违约金由营业厅工作人员核算。”
记者了解到,目前仅中国移动提供上门协助办理转入服务。同时,中国移动客服介绍说,有针对携转入用户的优惠活动,“携号转网办理了像‘5G智享’等指定套餐,在携号转网90天内,通过营业厅办理合约,连续使用24个月,每月套餐费用7折。”
根据工信部11月11日印发的《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提供携号转网服务中,不得擅自扩大在网期限协议范围,限制用户携号转网,为携号转网用户设置专项资费方案和营销方案等。《规定》将自12月1日起施行。
黄荷仙告诉记者,携号转网服务强调“高效便捷”,“但并不给企业增加用户,如果不加强监管,企业很有可能会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所以工信部才会把一些红线、底线亮出来,要求企业规范化提供服务。”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11月27日表示,目前已建立携号转网监测制度,指导中国信通院对全国电信企业携号转网系统进行连续监测,重点监测电信企业违规关闭和中断系统服务,以及与用户交互不规范等情况。
黄荷仙透露,上述监测制度已运行一周左右,前期主要采取抽测方式,“通过自己办的一些卡,来试用一下运营商服务,进行服务质量评测。每天抽测结果都会发给各省管局,对各企业要求督促完成。在试运行期间有个别企业,可能是系统没有一直开放,还有给用户回复的一些设置条件,应该是超出我们原来的要求。”她表示,未来将建立全面监管系统,“希望把企业系统对接,对用户反馈的这些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来发现企业存在的违规点。”
截至11月26日,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前期试验五省(市)完成携号转网用户已达316万,其余26省份共发放携出授权码11.2万人次,协助7.2万个用户完成携转。工信部表示,对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等行为,企业集团公司要纳入各省公司考核,并将其作为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考核重点指标。
黄荷仙说,携号转网将对通信行业产生正面影响,“基本上携号转网不会改变整个市场竞争格局,因为三家企业各方面的服务网络,还处在同等竞争的一个地步,从整体来说不会出现一边倒情况。”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把用户服务不断地优化”,黄荷仙对记者表示。
评论 7
海鲜 2019-11-29
[得意][得意][得意]
涵 2019-11-28
观望
快看天上好大的鹿 2019-11-28
[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