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重庆市第二届《中华文物我来讲》讲解比赛决赛在三峡博物馆举行,来自重庆各地的80名小讲解员,现场为大家带来巴渝文化的独特故事。
据悉,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其中复赛于3月31日、4月13日、4月14日,分别在江北区、永川区、忠县、万盛经开区举行。
参赛的11余万中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挖掘巴渝文化的故事,并结合视频、图文、PPT等方式进行讲述。最终,经过层层选拔,共计126名小讲解员走进决赛,分别为小学组80名、中学组46名。
小学组80名小讲解员于5月18日开启决赛;中学组46名小讲解员将于5月19日进行最终比拼。采取面对面的讲解形式,7位专家评审从讲解的内容和讲解的形式两方面,对小讲解员们的表现进行评定。
“此次讲解比赛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力量。”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赛不仅是青少年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也是推动历史文化传承、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活动。
小小讲解员们现场讲解巴渝文化故事。
未来,“中华文物我来讲”大赛将更好地推动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读懂中国故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此外,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三峡博物馆还推出了《谈古琴造型、断纹及音色审美》——马维衡古琴专题学术讲座和文创集市,为观展市民、游客带来丰富的游览活动。
文创集市。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