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斩谣(2025年3月11日)

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2025-03-12 07:38 144688

谣言:频繁献血会导致脑梗?

真相:并非如此。

脑梗的危险因素有既往脑梗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心脏病、缺乏运动、饮酒、吸烟、高龄等,但并不包括献血。

脑梗主要靠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改善日常生活方式来进行预防,如果发现口角歪斜、突然流口水、说话漏风、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争取在治疗时间窗之内获得治疗。(来源:科学辟谣)

防止打鼾,有哪些小妙招?

详情:1、低枕睡眠。睡觉时使用较低的枕头有助于减轻打鼾症状。

2、睡前敷鼻子。毛巾热敷法可让鼻腔血流更通畅,增强鼻子的通气效果。也可以使用热水蒸气熏鼻子,可有效缓解鼻塞导致的打鼾。

3、坚持泡脚。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放松精神、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帮助降低打鼾的发生风险。

4、避免摄入辛辣、油腻食物。过度辛辣的食物,常常会引发口腔和咽喉部的黏膜充血。而鼻腔及气道分泌物增多,会加重打鼾症状。

如果以上方法大家试过了都不见好,还是要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来源:健康中国)

伤气血的6大行为,可别再做了!

详情:1、边吃饭边看视频。吃饭时,脾胃需要消化食物,如果此时盯着视频看,气血就需要濡养眼睛,那么脾胃所需的气血就会出现不足,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头脑昏沉。

2、泡脚泡到满身大汗。泡脚时喜欢泡到满身大汗,也是很伤气血的。气随津伤,津和汗是同源的,如果出汗过多,津血随着外泄,气也会随着津液外泄,就容易造成气血不足。

泡脚时水温最好在40℃左右,并且泡脚时间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微微出汗即可。

3、久坐不动或久躺不动。“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坐不动或久躺不动,其实都很伤气血。建议大家,休息日尽量不要一直躺着,适当站起来活动活动;平时也不要久坐,连续静坐不要超过50分钟,哪怕起来接杯水也可以。

4、熬夜刷视频,第二天睡到中午。中医讲“久视伤血”,熬夜刷手机消耗的不只是电量,还有你的气血,也别想着熬完夜第二天多睡一会儿,就能弥补对气血的“亏欠”。

5、爱吃凉食。中医认为,“凉”容易耗伤人的脾阳,而脾是运化水谷精微的,它能让营养物质到达全身各处,比如四肢、大脑等。如果吃凉纳冷太多,脾阳受困,四肢头脑得不到濡养,气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昏昏沉沉的症状。

6、做饭煎煮时间过长。这样的烹饪方法,容易让食物的营养流失。比如老人在烹饪菜肴时,为方便咀嚼,喜欢在菜里加水,将菜煮得过于软烂,可能就会造成食物营养流失。

人体长期得不到营养,就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甚至贫血,免疫力也会下降。同理,挑食、饮食结构不合理、素食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来源:CCTV生活圈)

评论 16

  • 忧伤的雪儿 2025-03-12 发表于四川

    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个辟谣信息

  • 海内存知己世界若比邻 2025-03-12 发表于四川

    终于知道真相了,之前还担心呢

  • 大号废了换小号 2025-03-12 发表于四川

    谣言止于智者,支持科学辟谣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