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11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宁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针对未来安宁河流域的空间格局、生态保护、城镇建设、产业空间、旅游开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划部署。
未来,安宁河流域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格局?8个问题,带你了解未来安宁河流域的发展重点。
重点一
《规划》确定的安宁河流域范围有哪些?
11个县(市)36663平方公里
“安宁河流域”范围确定为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与安宁河关系密切的11个县(市、区) ,即:攀枝花市的米易县、盐边县、仁和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县、喜德县、西昌市、德昌县、宁南县、会东县、会理市、盐源县等11个县(市、区) 总面积约 36663平方公里。
德昌香稻迎来丰收 图片提供:德昌县融媒体中心
重点二
《规划》目标是什么?
到2035年打造天府第二粮仓
《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安宁河流域南向门户的区位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和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把推动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引领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优化配置,建设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到2035年把安宁河流域打造成为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新样板形成布局更优化、粮仓更稳固、生态更优美、产业更高端、功能更完善和交通更顺畅的“天府第二粮仓”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安宁河流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图片来源:《规划》
重点三
《规划》要形成怎样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形成“一核两轴、三带四区”
《规划》指出,将按照“全域全要素” 统筹思路,形成“一核两轴、三带四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核”指西昌城市,“两轴”指安宁河谷综合发展主轴和南部城镇协同发展副轴,主轴串联冕宁、喜德、西昌、德昌和米易。副轴串联盐源、仁和、盐边、会理、会东和宁南以攀枝花主城区(东区、 西区和仁和区)。
“三带”指西部锦屏山—磨盘山高山生态带、中部牦牛山生态带和东部小相岭—螺髻山生态带。
“四区”指北部“粮蔬”平原种植农业区,东部“粮经”丘陵综合农业区,南部“粮果”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区,西部高山生态农业区。
安宁河流域立体农业发展模式指引图 图片来源:《规划》
重点四
如何夯实天府第二大粮仓基础?
严控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规划》明确,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统筹优化全域耕地布局,促进耕地增量提质,同步优化现代农业布局,保障并夯实“天府第二粮仓”空间基础。
同时,要严控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主要通过采取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等三种方式,争取新增耕地70万亩至90万亩。
促进耕地提质增效,积极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稳定安宁河流域粮食高产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流域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为核心持续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条件,同步开展面源污染耕地的治理与修复工作,依据水资源配置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持续开展“旱改水” “坡改梯” 综合整治工程争取规划期末垦造水田56.40万亩(376平方公里)。
此外,还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规划203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7.29万亩( 1115.26平方公里),占流域现状耕地面积28% ,包括新建高标准农田97.28万亩(648.53平方公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0.01万亩(466.73平方公里)。
安宁河流域多能互补布局规划图 图片来源:《规划》
重点五
如何筑牢山清水秀生态空间?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054.99万亩
《规定》中指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054.99万亩(7033.3 平方公里) ,占安宁河流域总面积19.2%。生态保护红线以内的区域,按国家规定进行严格管控。
全域共划定冕宁水源涵养生态管控区、小相岭—米市水库生态管控区、锦屏山—牦牛山—磨盘山生态管控区、西昌邛海—泸山生态管控区、盐源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管控区、格萨拉—二滩—白坡山生态管控区、黑水河—大凉山生态管控区、鲁南山—大黑山生态管控区等8个生态管控区,总面积 1104.11万亩(7360.7平方公里) ,占安宁河流域总面积的20.0% 。生态管控区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主,加强对区域内采矿、水电资源及旅游开发等管理。
白鹤滩水电站 图片提供:中共宁南县委宣传部
重点六
如何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形成“7+4”现代工业园区
《规划》提出,要以战略资源、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统筹工业园区布局,促进工业向园区集聚,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同步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相关工作,全面推进战略资源和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将布局仁和、会理、会东、米易、盐边、冕宁和德昌等7个省级现代工业园区,以及西昌、盐源、宁南和喜德等4个市(州) 级现代工业园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布局体系。并充分利用本区域丰富的水、风、光资源,统筹开发流域清洁能源,不断延伸清洁能源产业链,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同时,还要聚焦打造世界级钒钛、稀土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着力延伸产业链,加快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步伐。依托钒钛磁铁矿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开发钒钛精细化工、钒钛金属材料、钒钛功能材料等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发挥相关县(市、区)现有稀土资源采选优势,大力开发稀土超导材料和磁性材料等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加快稀土产业提档升级,拓展稀土资源应用领域。
正在修建的宜攀高速 贾巴尔且 摄
重点七
如何巩固南向门户交通区位优势?
构建“ 三主三次四环”流域交通网络
《规划》提出要充分衔接省“四向八廊”综合交通走廊,巩固南向门户交通区位优势,构建“ 三主三次四环”流域交通网络。
三主:指成昆走廊、香西昭走廊和丽攀昭走廊等三条主要对外交通走廊。其中,成昆走廊由京昆高速、成昆铁路等重大设施组成,是流域南北向快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孟中印缅经济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的走廊。
三次:指成昆第二通道、藏羌彝开放通道和中部联系通道等三条次要对外联系通道。
四环:指环西昌南北双环、环攀枝花环线和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交通环线等四条内部交通环线。
成昆铁路复线即将贯通 图片提供:中共甘洛县委宣传部
在铁路建设方面,构建“一纵两横”铁路系统。“一纵”即成昆铁路及复线;“两横”包括宜宾至西昌至攀枝花高铁和攀枝花至昭通高铁,加速推进高铁建设前期工作,强化西昌、攀枝花向东联系。开展西昌至昭通、西昌至丽江、西昌至成都等高速铁路研究,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滇中城市群铁路网络。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则是要规划形成“五纵两横”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实现流域县县通高速。依托现状京昆高速,加快建设金口河至西昌至宁南、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开辟攀枝花至盐源高速公路入藏新通道,研究论证盐源至米易高速公路,形成“五纵”突出支撑流域向南开放。加快建设西昌至昭通、宜宾新市至攀枝花高速,推进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前期工作,形成“两横”促进流域向东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加快推进会理至禄劝、会东至会泽、会理至米易、喜德至冕宁、攀枝花绕城高速等联络线前期工作,全面提升高速公路互联水平。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建设复合型交通中轴,打造环西昌 “半小时”通勤圈。推进客运“零换乘”,全面提高出行服务水平,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彝海结盟景区 覃勇 摄
重点八
如何打造国际阳光康养魅力空间?
构建“一廊三带 两心多点”的区域旅游新格局
《规划》指出,未来安宁河流域将围绕“国际阳光康养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积极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和川滇旅游黄金线走廊,统筹构建全域旅游空间新格局。
首先将构建“一廊”沿安宁河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走廊,加快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促进康养与养老、养生、医疗、运动、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
协同塑造“三带”:依托壮丽的金沙江沿岸、雅砻江峡谷生态风光,以航道和公路为主线,串联沿线科技、民俗、生态景观形成金沙江高峡平湖生态康养带、雅砻江黄金水上走廊探秘带。依托红军长征历史文化,结合旅游康养项目,沿仁和—会理—德昌—西昌—冕宁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康养发展带。
安宁河流域全域文旅空间结构图 图片来源:《规划》
着力培育“两心”。规划将西昌培育为区域旅游服务主中心,建设休闲度假胜地,米易培育为区域旅游服务次中心,打造康养产业示范区。
支持发展“多点”,发展红格国际运动康养温泉度假区、普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度假区、凯地里拉温泉康养度假区、彝海旅游景区等各类重点旅游区,重点做亮“国际阳光康养休闲度假目的地、国际航天水电高科技目的地、国家红色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安宁河流域农文旅融合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名片,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