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一段被误解的乱世 成都永陵博物馆新展呈现双城并立的绝世风华|锦绣天府·安逸四川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9-30 21:34 137517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当中原烽烟四起,历史的聚光灯却意外地投向南方,照亮了两座隔空辉映的“世外桃源”——扬州和成都。当一曲《虞美人》吟唱于扬州亭台,一首《花间词》传诵于成都巷陌,在千年的岁月流转中,这两座有着深厚历史的城市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9月29日,在国庆中秋双节开启前,“骑鹤下扬州 花满锦官城——五代十国时期的双城记”特展在成都永陵博物馆正式开启,共同解码一段被误解的乱世,感受双城并立的绝世风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汇聚了扬州博物馆、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成都永陵博物馆的共130件精美文物,涵盖了该时期的生活器物、艺术珍品等,全面呈现两城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风貌与文化交流,为观众提供丰富的历史实物佐证。

从錾刻金佛造像、人形银棺饰、鹤形银棺饰,到寻阳长公主墓、吕德柔墓出土的一批精美木俑……漫步展览中,一件件栩栩如生、造型精美的文物映入眼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也是这批文物首次在成都集中面向公众展出。其中,展览展出的6件木俑为桫木雕成,基本保存完好,造型承袭了唐代人物雕刻的艺术风格,大都面部丰满,身材匀称,仪态庄严,雕刻技法老道,为扬州历来出土木俑之冠。

展览现场

据成都永陵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览以“五代十国双城记”为核心主题,通过“古城遗址”“货殖通衢”“葬仪流风”“乐舞遗珍”四大单元,构建起扬州与成都的多维对比叙事。其中,“古城遗址”单元聚焦双城城市格局差异,“货殖通衢”单元则还原两地经济活力。

此外,“葬仪流风”与“乐舞遗珍”单元则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核,前者对比扬州寻阳公主墓“船形木棺”“买地券”与成都永陵“14道券拱”和地宫出土文物,展现“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信仰差异;后者则以扬州寻阳公主墓木雕曲颈琵琶(全国唯一五代木雕乐器)、木拍板,与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棺床石刻,呈现唐宋音乐转型期的艺术交融。

展览现场

同时,展览在视觉设计上也是巧思十足,以“碧波蓝”与“粉锦色”作为核心色彩符号,其中碧波蓝象征历史底蕴深厚的扬州,粉锦色代表文化璀璨的成都,通过色彩语言直观构建两城的文化辨识度。

小贴士:

拍视频记录旅途 还有机会赢万元大奖

双节出游,怎么少得了拍下照片视频留念呢?与以往节日不同的是,今年拍视频还有可能获得丰厚奖金。

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我心目中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短视频和推文征集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只要广大游客记录并分享在四川的美好体验,就有机会赢得万元大奖,活动将持续至明年2月25日。

参与方式:在抖音或小红书上传短视频并带上话题#我心目中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即成功参与。奖金设置:一等奖10件,每件奖励1万元;二等奖20件,每件奖励5000元;三等奖50件,每件奖励2000元;网络人气单项奖20件,每件奖励1000元。试一试吧!

本文图据成都永陵博物馆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