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大讲堂“蜀道文化季”第四讲 孙华教授入川分享《蜀道的三重意义》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7-15 22:31 131413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蜀道有广狭两义,广义的蜀道是泛指蜀地区域内的交通要道,狭义的蜀道则是特指连接古代秦蜀之间的道路,我们通常所说‘蜀道’是狭义的蜀道,即秦蜀古道。”2024年,名人大讲堂推出“蜀道文化季”,邀请专家学者聚焦蜀道价值、蜀道保护、蜀道发展等内容,解读蜀道文化的丰厚内涵及外延。

7月22日下午2:30,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将在成都阿来书房带来题为《蜀道的三重意义——以蜀道与茶马古道关系为中心》的精彩讲座。

孙华教授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蜀道是连接古代中国首都与西南地区中心城市的、以国家官道为主干的特定路网。该路网穿越了中国南北地理与气候分界,将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联系起来。”蜀道不仅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路线,‌而且是一部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大书,‌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此次讲座中,孙华教授将围绕“蜀道是古代国家路网的组成部分”“蜀道的道路工程特点”“蜀道与茶马古道的关系”“蜀道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最早开辟部分”等,阐述蜀道的意义——“蜀道既是古代中央政府治理西南地区的重要国内交通线路,同时担负着古代国家腹地与边区、农区与牧区之间的以茶换马的运输功能;当这条道路延伸到古代中国以外,与其他古国的道路连接起来后,它就兼顾有国际道路的作用。”

孙华教授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马古道的最重要的主干道就是利用古蜀道,主要是金牛道和嘉陵道南段,外加嘉陵江水路(包括支流白龙江、白水河)和汉水水路。将茶马互市作为川陕蜀道的要素之一,农区与牧区的文化交流和产品互通,就具有典型的跨文化的意义,蜀道满足了文化线路所有的要点和指征。”

他认为,蜀道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西南的交通大动脉,串联起古代中国首都与地方中心城市,并以各种主次干道编织的交通网状结构,实现了对西南广大区域的政治控制与地方治理,而且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南北之间甚至于中外之间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交流的大通道,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名人大讲堂由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协调组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讲座也将通过封面新闻APP、封面新闻微博客户端等多个平台进行现场直播。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孙华教授一起领略蜀道的魅力。

海报设计 赵海运


评论 7

  • fm488c05 2024-07-16 发表于四川

    期待

  • 寂静sH 2024-07-16 发表于四川

    每一寸蜀道,都承载着千年记忆。

  • 王美好 2024-07-16 发表于四川

    听孙华教授讲课,仿佛穿越回古代!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