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章蜀你⑯|四川内江范芸:带领医疗队驰援武汉 救治患者更要确保队员“零感染”

封面新闻 2020-09-09 17:10 55779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尽管前一天从北京回到家已经晚上11点,可是9月9日早上7点半,范芸依然像往常一样到达了工作岗位,她是四川省内江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护士长,检查病人病情、交接班、安排日常工作,忙碌的一天正式开启。在范芸看来,9月8日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是对过去的肯定。

今年2月9日,范芸作为内江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带领包括她在内的20名队员驰援武汉。在方舱医院连续奋战的38天里,她参与近千名患者的救治工作,护理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90余人次,带领医疗队 “零”感染平安凯旋,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曾经支援汶川地震 如今又主动请战湖北

范芸今年35岁,参加工作14年,党龄也有10年了。12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她就主动报名支援前线,当天晚上就赶往青川县,成为了内江市第一批进入灾区抢救的救援队成员之一。连续9天从早忙到晚,轻伤就地处置,重伤及时转移,实在累了就在救护车里休息。

12年后,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范芸再次主动向医院递交请战书。为何如此积极?这个戴着眼镜,看上去十分文静的女子底气十足地告诉记者:“勇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专业。”原来她曾经在重症监护室、内科、骨科多科室工作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信心完成援助任务。

可是这次出征和12年前不一样,范芸承担着双重压力,不仅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还要保护好队员的生命安全。20名队员来自11家单位,有护士、医生甚至科主任,将队员们一个不落的平安带回是范芸此行最大的目标。“即使我有事,我也不希望队员有事,我怕愧对家乡”范芸坦诚地说。

工作任务艰巨繁重 病人理解成坚持动力

进入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的第一天,一位病人拉着范芸的手说:“这里这么恼火(意思疫情严重),你还过来帮我们,太感谢了。”范芸感动地回应:“没关系,我们一起努力。”

在医院,范芸负责两个单元共40个病人的日常护理,每天需要巡视病房、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指导用药、录入数据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护理工作在厚重的防护服下就变得不简单了。上班期间不能喝水上厕所,尽管是冬天但是单薄的手术衣依然全部汗湿,供氧不足,呼吸困难。“有一次我给自己测了血氧饱和度只有90,低于正常值。”范芸说。

此外,范芸每天还要写工作报告,承担与四川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内江市后方的联络沟通工作,并带领大家学习各级文件精神和诊疗技术。

繁重的工作中,来自病人的理解和感恩成为了范芸坚持的一大动力,每一位患者出院,她比出院者还高兴。还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出院时许诺:如果医疗队再来武汉,他愿意免费载着医护人员看长江大桥、吃热干面、赏樱花。

微信群进行心理疏导 带领病人做保健操

工作一段时间后,范芸发现,方舱医院大多是轻症患者,很多病人因担心自己和在外面的家人,情绪低落,不利于康复。于是她建立了“甜城心声”微信群,群里有病人、医疗队队员还有内江的心理专家,病人有疑问可以第一时间在群里寻求帮助,大家也可以在群里相互打气、相互支持,缓解心理压力。

此外,结合自己作为中医院护士的优势,范芸还教病人练习八段锦、呼吸操,以中医养生保健操增强病人体魄。

9月8日进入人民大会堂之前,范芸和几个抗疫英雄分享了各自的抗疫经历,“虽然大家互不相识,但是却像战友一样亲切。”她说。

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范芸热泪盈眶,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当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给予充分赞扬的时候,范芸为自己是一名能够被病人需要、被国家需要、被人民需要的护士而自豪。

回顾过去,收获满满。放眼未来,范芸立志继续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将中医中药技术发扬光大,带领科室护士关心关爱患者,让更多病人得到优质专业的服务。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