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实习生 马靖高杰
“阿吼村今年的百合在11月份能上市,销路基本解决了。”在五一假期里的杨永生,还是不忘查看村子的农业产业情况。
4年前,这位原本在电力一线的80后小伙,被调往凉山担任农业经理,长期待在凉山州的喜德、雷波、布拖、宁南、甘洛等县的贫困村,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拓展销售渠道,带动当地村民自力更生增收。据了解,截止目前他对口帮扶的19个贫困村,已经有18个成功实现脱贫。
“帮助贫困村长远可持续发展、实现村民稳定持续增收是我在这里的最大目标。”2016年,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成立丽火现代农业,杨永生被派往担任丽火现代农业的经理。
在凉山州喜德县阿吼村,通过详细的走访和论证,他率先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试点开展百合、川贝母种植,打造了279亩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同时,组织贫困户入园务工,学习种植技术,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近2600元。还参与组织养鸡、养猪等劳动竞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信心。
为了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他邀请客商赴贫困村考察,签订购销意向书,拓宽扶贫产品销路。同时,还推动扶贫产品升级,研发了“甜百合”、“贝母微粉”、“土豆酒”等扶贫农特产品。牵头设立“扶贫农产品”展厅,积极融入电商环境,策划多期消费扶贫活动,累计销售扶贫产品380万元,帮助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据了解,在持续四年的扶贫工作中,他多次深入喜德、雷波、布拖、宁南、甘洛等县贫困村,走进贫困户家中摸排走访,了解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实施“支部共建+产业共进+文明共创”的3共帮扶举措,构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的4维产业发展帮扶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334”精准扶贫新路径,在凉山州走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国网范本。这四年来,杨永生也从供电公司管理人员成功转型成为农业产业发展专家。
目前,他参与对口帮扶的19个贫困村已有18个实现脱贫摘帽,1150户5452人实现稳定脱贫,其中阿吼村贫困户2019年人均收入达8979元。对于扶贫致富路的未来,他说,还将坚持“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思路,持续加大扶志造血帮扶力度,走出可复制、可持续的阿吼扶贫模式,持续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助力凉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评论 1
仪陇县金子村第一书记 2022-12-09
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