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吃榴莲不能喝可乐?
真相:网传信息为不实言论。
有人认为可乐属于一种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咖啡因和榴莲一起食用之后容易引起心脏疾病而导致猝死。
实际上,榴莲和可乐一起食用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二者都不食用过量就没有任何问题。
可乐中的确含有咖啡因,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咖啡因会和榴莲中的成分反应产生有毒物质。
即便是二者一起吃会有些许不适感,也可能是因为喝较多可乐的同时又吃了很多高脂高糖的榴莲,进而出现了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这并非是因为相克或者有毒。(来源:@科普中国)
吃秋葵能降血糖?
真相:人们对秋葵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黏黏的口感,有人把它看做是“高蛋白”的象征,也有人认为这种黏液能降血糖。但其实,秋葵的黏液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秋葵的蛋白质含量并不高,仅为1.8克/100克,还没有西兰花高。这种黏液的成分主要是多糖,是很多个葡萄糖联在一起的大分子物质。虽然有动物实验表明,秋葵水提取液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秋葵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肾脏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但这并不能直接推及到人,秋葵提取液也不等同于直接吃秋葵。事实上,秋葵只是一种普通的蔬菜而已,不能指望吃它就能降血糖。(来源:科学辟谣)
70种常见食物胆固醇一览表
目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全球胆固醇水平研究,其中指出:中国居民的胆固醇水平,或已由世界上最低,一跃超过许多西方高收入国家。
据统计,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超过了25%,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潜在的高脂血症患者。而仅在1992-2007这15年间,我国居民高胆固醇患病率从4.9%升高至14.4%,增加了1.9倍。
胆固醇过高,其危害并不局限于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显示,血浆胆固醇含量每升高1.03mmol/L,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就会增加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上升1%,冠心病风险就增加2~3%。更是会增加骨质疏松、肾脏病变、前列腺癌等病变风险!
01
胆固醇升高的原因
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身合成(内源性),约占70%;二是膳食摄入(外源性),约占30%。
因此,胆固醇升高也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1)内部原因:自身身体异常
机体存在胆固醇合成过多,或是代谢障碍时,都可能引起胆固醇水平升高,比如:
◎遗传因素:由于基因缺陷,胆固醇受体缺失或不足,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相对更易患病。
◎肝胆疾病:肝脏是合成和转化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一旦肝细胞受损,胆固醇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导致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体内;而胆汁排出受阻时,会造成肝内胆固醇合成亢进,进一步增加胆固醇。
2)外部原因:长期饮食不当
①长期高脂饮食
高脂饮食以及肥胖,会使肝脏合成胆固醇更为活跃。数据显示,脂肪组织每增加10kg,胆固醇合成就会增加约200mg。尤其饱和脂肪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原料;反式脂肪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过多食用更危险。
而像动物内脏、部分海鲜等本身就是高胆固醇食物,过多食用也不利于血脂健康。
②长期高碳水饮食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也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促使肝脏合成更多的胆固醇,也更易引起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从而增加脂代谢异常的风险。
③长期饮酒
酒精可刺激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
02
常见食物的“胆固醇含量表”
一提到“高胆固醇食物”,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肉,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区。
胆固醇含量>200mg/百克的食物,才是“高胆固醇食物”,而每100g猪肥肉中只含有109mg胆固醇,每100g猪瘦肉的胆固醇含量也只有81mg。
有很多食物,其实“比肉更危险”~
在生活中,除了关注不同食物的胆固醇含量,还要注意烹调方式:
胆固醇在高温下遇到油脂,氧化进程会加速,因此,日常更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的方式。如果确实需要煎炸炒,可以先将食物煮至半熟,缩短高温烹饪时间。
另外,也要减少糖的使用量,以及高糖食物的摄入。因为高糖饮食不仅会刺激肝脏持续合成“坏胆固醇”,还会抑制人体对“坏胆固醇”的代谢能力,导致体内“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好胆固醇”水平降低。(来源:科普中国)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