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姚瑞鹏
曾经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娃哈哈,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品牌更迭与商业格局的重塑。
记者在10月10日向娃哈哈集团证实,宗馥莉已于9月12日正式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职务,且这一决定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一名亲近娃哈哈的人士透露,宗馥莉此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她已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而娃哈哈集团回应记者称目前未收到关于宗馥莉辞职后的相关安排通知。
但记者注意到,就在宗馥莉辞职的同时,企查查APP显示,近期已有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更名为宏胜,包括西双版纳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西双版纳宏胜饮料有限公司、新乡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新乡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而“娃小宗”也在9月30日完成社交平台的认证,认证公司为宏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但是头像空缺。
辞职背后:商标使用陷入僵局
宗馥莉的辞职,标志着娃哈哈正式告别“宗馥莉时代”,而这距离她接替父亲宗庆后执掌娃哈哈仅有一年多时间。娃哈哈方面已向记者确认了宗馥莉辞职的消息。这场突如其来的辞职,其直接导火索或许是娃哈哈商标使用的“不合规”问题。根据此前网上流传的一份娃哈哈内部文件,宗馥莉领导下的娃哈哈和宏胜系将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该文件明确指出,此举是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商标之争的背后是娃哈哈复杂的股权结构。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娃哈哈股权呈现三方制衡格局: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正是这样的股权结构,使得商标使用必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去娃哈哈化:多家公司更名宏胜
在宗馥莉辞职前,一场大规模的“去娃哈哈化”行动早已悄然展开。企查查App显示,9月以来,多地娃哈哈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宏胜。这些公司包括西双版纳宏胜饮料有限公司、宜昌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已有超十家娃哈哈旗下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宏胜。包括杭州宏胜恒泽饮料有限公司、白山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
更名行动预示着宗馥莉正在将资源转移至其控制的宏胜集团。报道指出,“娃哈哈”商标归属于娃哈哈集团,是娃哈哈的核心资产。而宗馥莉将娃哈哈集团的员工、生产、销售渠道等资源转移至其控制的宏胜集团,并销售娃哈哈产品,但未向娃哈哈集团支付商标使用费。
新路向前:“娃小宗”能否接棒?
尽管离开了娃哈哈,宗馥莉并未离开饮料行业。她早已为自己的新品牌“娃小宗”铺路。
记者查询发现,“娃小宗”已在微博平台注册账号,认证企业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截至发稿,目前粉丝数为1087人,但是头像空缺。今年2月,宗馥莉就抢注了“娃小宗”全品类商标,5月悄悄推出相关无糖茶产品,9月还在西安砸10亿建了新生产基地,年产能能到80万吨。
从去年开始,她就把娃哈哈的员工、经销商陆续转到宏胜集团,为换品牌铺路。然而,新品牌的前路并不平坦。网友吐槽“娃小宗”像山寨名,语音输入都费劲;经销商也态度含糊,有人直言“只能被迫接受”。更关键的是,她给“娃小宗”定了300亿的年销目标,这几乎是现在娃哈哈销量的八成,难度不小。
近期已有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更名为宏胜,包括西双版纳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西双版纳宏胜饮料有限公司、新乡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更名为新乡宏胜饮料有限公司等。这些更名行动与宗馥莉力推的“娃小宗”品牌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中国饮料行业格局重构的画卷。
品牌可以更名,渠道可以转换,但消费者心中的记忆与认可,却需要重新培育。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