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许宗和:找树弯

封面新闻 2020-12-28 16:15 40202

文/许宗和

不久前,独自到城郊村落散步。在崎岖的小路旁,看到一辆有电门钥匙的电动独轮车,备感好奇,勾起了我对数十年前的回忆。

1972年,我十三四岁,生产队修石窝铺水库,每家每户要推土方筑坝。为完成每个家庭人口分配的土方任务,只有依仗独轮车推土才省时省力。

找做独轮车的树弯,成了家家户户的首要任务。周边山上的树林,已经被人找尽了。那天清晨,我与周以富、王连福、许宗俊、许正恒一起出门,踏上崎岖山路。

我们一路沿山脊背磨子、鲁肚水库、二台坡、三尖山、夹马槽、康家屋基、尹家坟、巴焦乡与富乐乡接壤,老铜厂与会东铁柳乡龙树村接壤一带山林中寻找。从海潮乡的家里到能找到做独轮车树弯的林里,走了接近六小时。

到选定寻找树弯的林里,我们五人向山林横排成队,顺山推进寻找。我年龄比他们小,排中间位置。相距几十上百米距离,对所有标直树杆一律不看,只看树的根部略带稍弯的树,才走近审视。不偏、不扭适合做独轮车车弯的树,才用刀砍倒,断头抬走。

南面山找了又找北面山。从中午一点过开始找,直到天要落幕,王连福、周以富、许宗俊他们三人都找到了。只有排在正中间大我一岁的许正恒与我还没有找到。我那个急啊,心想今天怕要在这树林里白跑白受罪了。

突然,一棵弯树扑入了眼帘,我飞以似的奔到树前,觉得太弯了点。招呼他们一起来看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时间再选择了,砍下抬走算了。眼看许正恒还空着手,王连福看到一棵桑树弯,对许正恒说,把这个砍回去做个背架还合适。许正恒就去几下砍了,断了另一头,抬上就跟着上路了。

我扛上七八十斤的树弯,落了他们好大一段路。他们找好树弯的三个打着空手,在去的树林里找到后,扛到回时要经过的路旁,在不打眼的地方藏好,转回时,取出抬走。他们年龄大,还相应省了不少力。最后,还是许宗俊回来帮我抬一段路,到他放树弯处。

那是一个上弦月的晚上。我吃力地在时隐时现的林间里,跟着他们沿着崎岖不平山脊小路,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在松涛声的催促下,我有时落下他们百十米,他们又等我一会,等我赶上他们,又只让我休息几分钟,就又各自上路了。我的汗水不知出了多少次,湿了多少次衣服,仅带的当天中午饭——一个米饭团,早就消化得无影无踪。我全凭耐力、毅力坚持着行走。

深夜12点许,我到了三尖山梁子,可以将树弯拴上绳子往山下拖。拖过无数的坡或一些平坦的路,到了二台坡。到鲁肚水库时,已是凌晨三点多。下半夜没有了月光,大家都又冷又饿,幸好周以富在找树弯时,留了一个心眼,到山间的玉米地里取了20多个嫩玉米背着,一人分了几包。嫩玉米不适合生火来烤,大家就啃嫩浆充饥。

那晚,他们没有丢下我,等我歇够了才让我慢慢挪、慢慢走。天快亮的时候,路上出现一个黑影,那是我的父亲。回家后,我睡了一个整天整夜,困倦疲劳才得以消除。

【“时光”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讲真实故事,自己的,他人的,都可。字数控制在1500字内,原创首发。面向四川省内征稿。勿用附件,标题务必注明“时光”。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