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马嘉豪
近日,一名网友在与鉴宝网红“听泉鉴宝”直播连线中,展示出一把“巴剑”,并自称是从博物馆中拿出来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网友直播鉴宝截图
9月24日,封面新闻再次联系到奉节县文旅委,工作人员表示,该事件已经交由当地警方进行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将通过官方渠道发布。
据了解,巴剑是古巴国的一种兵器,考古学界将其称为“柳叶型剑”,在重庆、四川、云南等地的考古中多次出土。巴剑作为古巴国时期的重要兵器,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属于国家级文物。
巴式柳叶剑
巴式柳叶剑
为此,网友们对于巴剑的来源也越发好奇。有网友猜测,“博物馆的东西怎么可能会被拿出去,是不是跟博物馆串通好了?”甚至有网友认为那位直播鉴宝的网友“是盗墓的”。
私自偷取文物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上海汉盛(成都)律师事务所蔡小莉律师向封面新闻表示,“公民从博物馆偷取文物,可能触犯盗窃罪。根据我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如果盗窃者有自首并自愿认罪认罚的情节,可以依法从轻处罚。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非常严重,最高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展示巴剑的网友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把文物拿出来,算不算利于职务之便,私自拿取文物呢?
蔡小莉律师表示,首先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在公民范畴之内,如果有犯罪行为可以依照前文提到的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追责。
除此之外,如果是非国有博物馆工作人员利于职务之便,私自拿取文物,属于职务侵占罪。《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如果是国有博物馆的员工私自拿取文物,则还可能触犯贪污罪,受到的刑事处罚会更严厉。
蔡小莉律师说,在具体审判过程中,会采取“择一重罪”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公职人员偷窃文物,犯了多个罪名,要承担处罚得最重的那个。
偶然发现或拾得的文物是否属于自己?
“我自己捡到的文物是否属于自己?”这也是网友们很关心的问题。
蔡小莉律师解答说,“根据我国《民法典》及《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以及境内出土的文物,原则上属于国家所有。”
公民在偶然情况下发现或拾得的文物,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报告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由专业部门进行处理,而不是私自占有。
蔡小莉律师还强调,公民应当加强文物保护意识,认识到文物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私自挖掘、盗取或倒卖文物。如发现疑似文物的物品时,也应及时向当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
评论 11
三盛君 2024-09-25 发表于四川
这人要是真拿了,肯定得负责。
一时 2024-09-25 发表于四川
博物馆的安全措施要加强啊。
飘柔代 2024-09-25 发表于四川
直播鉴宝挺火,但这波操作太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