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光彩夺目的金器、造型生动的陶器、坚硬细腻的大理石雕像……盛夏7月,暑期开启,来到鸭子河畔的三星堆博物馆,这里不仅展示着古蜀文明的璀璨珍宝,还有跨越山海而来的珍贵文物,“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正在馆中开启。漫步展览中,与一件件精美古老的文物相逢,更与悠久的古希腊文明相遇。
而在展览开启的同时,一场文明对话也在这里开启。7月17日至18日,由三星堆博物馆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希文明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成功举行。研讨会旨在借助相关议题的探索搭建起中希学术交流合作的坚实平台,对彰显三星堆博物馆在教育与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深化世界文明比较研究,增进不同文化国际理解,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现场
从中希文明比较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到考古遗址研究新进展,还有金属文物研究新进展……探讨会上,来自中国与希腊的近百名专家齐聚,围绕这些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文明交流互鉴、科技创新赋能与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这一次我分享的主题,主要从我们技艺传承和科技赋能这两方面,讲述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历程。”现场,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这样说道,从中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这种分享的方式,希望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三星堆的文物保护发展的历程。”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
在余健看来,此次西方的专家分享的内容,主要从考古以及文物保护方面展开,专家之间也进行了沟通交流。“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方面所使用的一些技术和材料,它有互通性,也有互鉴性。我们希望通过中西学术的交流,从陈列展览、学术研究,以及对外交流方面,能够起到更多更好的作用。”
探讨会上,雅典大学考古系、雅典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博物馆副主任、教授、馆长Platon Petridis就以“细节中的真相:中国与拜占庭釉陶烧制过程中三脚架支具的生产与使用”为主题带来了分享。“在我的话题中,我谈到了拜占庭世界陶瓷烧制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三脚架。这是一个非常小的装置,用于在窑炉中分离陶瓷,我看到中国生产的陶器也是如此。”Platon Petridis还提到,自己在参与会议中听到了非常有趣的发言。“我认为,这两天对于我们相互了解中国文明和中国故事,以及希腊文明都将是非常重要的。”
雅典大学考古系、雅典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博物馆副主任、教授、馆长Platon Petridis带来主题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讨会后嘉宾们前往三星堆遗址及博物馆、四川考古院研究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直观感受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深化了对考古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