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制》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春耕
代表一年劳作的开始
民以食为天 食从耕中来
今天 就送你一碗缤纷的春景
三个看点 带您了解
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耕织图碗
名为五彩,碗上不止“五”彩
虽然叫作“五彩”碗
但仔细观察碗体的绘画图案
上面的颜色可不止五种
五彩是在已经烧成的白瓷上
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
再在彩炉中以低温二次烧成
康熙五彩登峰造极
红绿相间 色尽其致
此碗描绘了怎样一番百姓春耕图景?
数一数,碗上共有几头牛?
数一数
这件五彩耕织图碗上
共画了几头牛?
第一头尤为醒目
一位农夫骑在牛背上
身后的房屋错落有致
阡陌间是爬满青苔的岩石
虽是农忙时 却也悠然自得
在不远处
第二头牛也跃然“碗”上
画中农夫正驱使水牛“耖(chào)田”
“耖田”是将土地耕、耙之后
进一步碎土
以求水田平整、土肥相融
这幅图恰是水稻耕种过程的真实写照
而第三头牛
不偏不倚 正在碗心
牧童骑着牛将斗笠高高抛起
这灵动巧妙的一“抛”
繁忙的春耕之景霎时间充满童趣
而碗心之外的留白
似乎与饭粒汇为一体
又好似江南的一片烟雨空濛
融合西洋画“透视法”
成为清代工笔画一大创新
碗上所描绘的春耕景象
实际源出康熙《御制耕织全图》
《耕织图》可以追溯至南宋
最早的绘写者名叫楼璹(shú)
在碗壁的另一边
以金彩书写的正是他的诗作《耖(chào)》
康熙曾在南巡之时
看到过楼璹所创作的《耕织图》
当下即带回宫中
命画师焦秉贞进行了“二次创作”
于是便有了《御制耕织图》
相比于传统中国画
焦秉贞融合了西洋画的透视法
中西结合 体现出全新的绘画风貌
这也是《御制耕织图》最大的创新之处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
千百年来 世世代代的农人们
乐观勤劳 赏春又争春
把播种的愉悦和收获的满足
全部收入碗中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隋博宇 孙煜祁
视觉丨朱灵萌 林琦
文案指导丨王磊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特别鸣谢丨上海博物馆 总台上海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评论 7
屋顶榭寄生 2023-03-28 发表于四川
碗上不止“五”彩
我的依靠 2023-03-28 发表于四川
多识点文物,多懂点历史!
贝尔格里尔 2023-03-28 发表于四川
认识文物,了解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