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园陆续正式开学,新学期都有哪些教育新规和举措值得关注?
今年秋季起,学前一年免保教费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四地州等地区在园儿童继续执行现行政策。
这些资助标准得到提高
今年8月,财政部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支持保障力度,继续安排特殊教育补助资金5亿元,支持地方持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惠及约91万残疾学生。
此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去年的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今年的2300元;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去年的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今年的2300元。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
实际上,四川在今年2月份就已印发《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四川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2小时”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后服务、校外体育活动四个方面。
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
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深化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利用征订教辅及购买校服牟利等侵害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要坚决遏制节假日上课补课、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和日常作息安排不合理、学习时间过长等屡禁不止、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持续治理“暗箱操作”“掐尖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和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参与招生等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纠正违规组织考试、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宣传炒作中高考升学率等教育评价导向不科学的问题。
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
评论 1
德华纳 2025-09-01 发表于四川
开学新规多,家长终于能松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