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2月9日,年三十。四川南充顺庆区育英路消防站,“年夜饭”放在了中午。大家围坐在食堂圆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年夜饭”结束后,消防员就开始他们除夕夜的“标配”:全员备勤。
“大年三十必出警”,这是育英路消防站每位老消防员的经验之谈。2022年,这个消防站接处警1942起,是四川省接警量最大的基层消防站。2023年,接处警2108起,创该站72年建队历史的新纪录。
又是一年除夕夜。站在消防站的黄桷树下,向前是热闹繁华灯火灿烂的育英路,向右是严阵以待的消防车和指战员。指导员冯辉看着这一前一右,一动一静,感慨道:对我们来说,年味,就是守护这万家灯火。

15年没回家过年的消防“老兵”
想让妻儿看看他守护的这座城
消防站里的年味。(摄影:罗中华)
对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消防“老兵”王连节来说,在岗位上过年,已经是一种习惯。
“我习惯了,家人也习惯了。”从加入消防队伍至今,15年来,每个春节,他都在岗位上度过。
但今年,还是有些不一样。
龙年春节,育英路消防站组织系列春节文化活动中,安排了家属来队活动。王连节的妻子和3个孩子,都将走进消防站。虽然具体时间还没定,但他已经在思考,怎么给妻子和孩子介绍,他不能回家过年背后,坚守的究竟是什么。
2月9日上午,他参与路面前置巡逻,南充街头年味浓,春节文化活动多,王连节在思考,到时候也要带妻儿好好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看看他守护的灯火。

“00后新兵”的第一个春节
“很特别也很兴奋”
消防站里的年味。(摄影:罗中华)
2023年,育英路消防站新进了5名指战员,都是“00后”。今年,也是这些“新兵”们,在岗位上度过的第一个春节。
2月9日中午,全站30名消防员在食堂吃年夜饭。大圆桌围坐一起,吃热气腾腾的火锅。大家都很照顾这几个年轻小伙子的情绪。
但对他们来说,比起不能回家的遗憾,更多却是消防员备战第一个除夕夜的“兴奋”。
2003年出生的姚红全,就是一名新入职消防员。2月9日晚8时,他和同事们坐在消防车上前置巡逻,沿着城区主干道一路向前,明显感觉到灯火璀璨背后,每一扇亮灯的窗户折射的万家团圆。
向来活泼的他,向队友感慨:“年三十晚,从这个视角看城市,很特别。”
姚红全说,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他突然懂了前辈们说的“守护的意义”。

消防站72年坚守
年味,是守护万家灯火
开展无预案演练。(摄影:罗中华)
“我们从元旦前就开始不定期开展无预案演练,这是重要节点上保持团队作战力最有效的战术。”
育英路消防站指导员冯辉,来自山西临汾。当了13年消防员,也在岗位上过了13个春节。他手机相册里,每年除夕夜都会随手留下一张队友们工作的照片。
他说,消防站有句话——“年味,就是守护万家灯火”。
开展无预案演练。(摄影:罗中华)
冯辉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育英路消防救援站已有72年建队历史,2022年被评为正规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仅有15个大队获评。2023年,升级为标兵单位。
冯辉介绍,消防站守护南充主城顺庆区,采用“三色预警”模式,对辖区做了数据分析,红色高风险区、黄色中风险区、蓝色低风险区,都有针对性应对方案。接处警时间短、出动到场快、战斗展开快、救人灭火快,“一短三快”的作战风格,是育英路消防站的“看家本领”。
春节前,育英路消防站日常训练。(摄影:谢杰)
今年春节,从小年开始,消防站就按照支队和大队部署强化执勤,在重大活动场所、重点街区、繁华商圈、交通枢纽、城乡接合部、烟花爆竹限放区等场所实施前置备勤、前置巡逻,确保突发情况发现及时、处置迅速。
评论 1
real 2024-02-14 发表于四川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