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摄影 雷远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曾经在名篇《陋室铭》中写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其中的子云亭,就是扬雄所居住过的地方。
作为汉代著名辞赋家,为什么扬雄的“子云亭”会是“陋室”?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遗产》杂志主编刘跃进为大家解读“子云亭”何陋之有?
刘跃进
原来,扬雄是真的穷!
“扬雄的穷不是一般的穷,这一辈子不过就做了一个郎大夫。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说,他最高的俸禄就是三百石。像他这一辈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在朝廷当中的文人而已,薪水本来就不高,偏偏两个孩子几乎在同时死去。扬雄对家乡特别情结,两个孩子死了之后,动用了所有的积蓄,把孩子送到了四川安葬,也因此而致贫。”
当然,扬雄也不是没机会挣钱。据记载,当时他在纂写《法言》的时候,蜀中富人愿意出十万钱,有人说是愿意出五十万钱给他,就是希望在《法言》里头留下一个名字,因为只要在《法言》里头留下名字。
“扬雄不干。他看不起这些富人,更看不起商人,他说富人无义,不值得给他们留名气。别人说扬雄是‘西道孔子’,这么一个圣人,可是却如此贫贱。扬雄写了一篇《逐贫赋》,写他和贫的对话,这个贫老是追着他,他认为最后他被贫说服了,说贫逐不去。就是给自己找点台阶下,但是他不是没有机会挣钱。”
评论 7
黑皮鞋先生 2019-05-16
对
路过蜻蜓 2019-03-26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廢惣才张揚 2019-03-26
作者举古代贤人的住所,意在以古代贤人自比,体现陋室不陋,表现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惟吾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