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杨涛 摄影报道 海报设计 郭可馨


朱鹮野化放归现场

近十年期待
四川首次野化放飞12只朱鹮
5月21日下午,作为科研的主要负责人,杨海琼正在对朱鹮进行最后的检查。“我们在17号为每只朱鹮佩戴了追踪器,现在它们主要就是在过渡笼舍里等待放飞。”
22日上午7点半,杨海琼和他的同事们将12只朱鹮装入放飞箱,运送至放飞点位。放飞笼打开后,朱鹮探出脑袋,随后展翅飞向远处。这一刻,杨海琼等待了近10年。相比不舍,杨海琼和他的同事们更多是兴奋。
“我们大约从十年前就开始准备四川朱鹮人工繁育保护,最终目的就是让它回归到野外,现在目标终于实现了。”杨海琼说,这一次的放飞对于他和同事们而言,意义重大。
朱鹮放飞
2016年,来自河南、浙江以及陕西等地的50只粉羽朱鹮抵达四川,落户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试验站朱鹮驯养繁殖基地,繁衍生息。
2019年,沐川启动“沐川县朱鹮迁地保护暨野化放飞”项目,成立了沐川县朱鹮繁育中心,并从峨眉山生物资源试验站引入朱鹮种源40只。杨海琼也跟随朱鹮们从峨眉来到沐川。
经过近6年的发展,繁育中心的朱鹮人工种群数量增长至83只,其种群规模已具备在稳定人工种群遗传结构的基础上,分批次放飞野化培训个体,创建野生种群的基本条件。
缜密筹备后,5月22日,放飞计划最终得以成功执行。
朱鹮飞向远处

野化培训
建3000余平方米笼舍完成28只朱鹮野培
由于人工繁育的朱鹮长期生活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其野外生存能力较弱,因此放飞前需要对其进行野化培训,以增加朱鹮放飞野化的存活率。
沐川繁育中心负责人刘川介绍,从2022年开始,中心分两期开展了朱鹮的野化培训工作。2022-2023年,完成了朱鹮自然繁育一期野化培训。2024年,中心修建了3000余平方米仿朱鹮野外栖息环境的野化培训笼舍,并从当年9月份开始二期野化培训,重点训练朱鹮的野外生存技能,如觅食能力、飞行能力、躲避天敌能力等。
让杨海琼印象深刻的是,在做树栖能力训练时,花费了不少功夫,特别是改变人工繁育朱鹮在低处栖息的情况。“进入新环境之初,朱鹮仍习惯于选择在人工搭建的架子上休息、夜宿。它们并没有跟随它们的天性,前往高处栖息。”杨海琼说,对于生存在野外的朱鹮而言,夜宿在高处躲避天敌等十分关键。为了解决问题,他们邀请了行业专家进行指导,经过两个月的调整,通过减少人工栖杠的数量和场地改造等,最终所有朱鹮都能够飞到高处的树梢上栖息。
时至今日,28只朱鹮的二期野化培训均已完成,其飞行能力、觅食能力、警戒能力等指标均达到了放飞野外的要求。如一切顺利,完成野化培训的第二批16只朱鹮也将在9月上旬完成放飞。
朱鹮飞向空中

持续追踪
观察跟进朱鹮野外行为
眼看着朱鹮飞向更远处,杨海琼的心中也难免忐忑。“外面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也担心朱鹮是否能够适应,所以后续会持续开展监测工作。”杨海琼说,目前,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朱鹮佩戴的追踪器搜集其位置信息。
根据信息,研究人员将前往现场观察朱鹮行为。“比如它的活动情况、夜宿情况、采食情况、到了繁殖期是不是能够正常参加繁殖等等,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评估朱鹮在野外的生存状况。”杨海琼说,一旦发现朱鹮在野外生存出现问题,比如受伤、体弱或者难以捕食等,还将进行人为救护。
另外,对于人工繁殖的朱鹮而言,野外生存面临的巨大挑战还在于它们将要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浅滩、深水、池塘、稻田以及干旱地等,每个地方具有不同的觅食类别和觅食地。
野外环境的不确定性让杨琼海和他的同事们感到担心。不过,这并不能阻止让朱鹮飞向野外。根据国内其他地区开展朱鹮野化放飞的成功经验,持续开展朱鹮野化放飞,是野外种群得以成功建立的关键。
朱鹮野化放飞现场

全民参与
与多方携手共护“吉祥之鸟”
从5月21日起,进入沐川地界,手机上便会收到一条提示信息。“目前我县正在开展朱鹮野外放飞监测工作,请市民做到不伤害朱鹮,不干扰其活动。如发现有伤害朱鹮行为或受伤朱鹮,请即刻拨打110报告。”
这是沐川为了此次放飞朱鹮专门定制的短信,在5月21日、22日、23日持续向使用手机的市民发放,邀请全民共同参与朱鹮保护工作。刘川介绍,不仅是发放短信,为了给朱鹮营造安全的社区环境,提高放飞区域民众对朱鹮的认识,县林业局还通过印发科普宣传单、制作短视频、报纸以及电视台报道等多种渠道,对朱鹮保护与放飞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
考虑到朱鹮放飞野外后活动范围较大,会飞至沐川周边市州、县区,沐川县向眉山、自贡、雅安、宜宾、凉山州等周边地区林业主管单位及其下属机构,通报了朱鹮野化放飞事宜,并制定了各单位联动开展朱鹮监测与保护工作方案。

朱鹮档案
朱鹮,鹳形目,鹮科,鹮亚科,朱鹮属。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体态秀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中国民间把它看作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的鸟类,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腿绯红。作为长寿鸟类,朱鹮两岁性成熟就能成功繁殖后代。
这种性格温顺的鸟类喜欢栖息在高大的乔木顶端,在水田、沼泽、山区溪流附近,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在1960年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名单。
评论 5
爱吃甜甜圈 2025-05-22 发表于四川
好漂亮
闪了舌头 2025-05-22 发表于四川
漂亮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05-22 发表于四川
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