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云端小学”:罗教练和他的“玫瑰”们|封面深镜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5-27 22:03 272255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张奕丹 刁明康 凉山州摄影报道

2025年5月24日,首届女足亚冠联赛决赛在武汉市体育中心举行。在该场比赛的最后补时阶段,中国女足球星王霜打进点球,帮助武汉女足1:1绝平对手。最终,两队进入点球大战,武汉女足登顶亚洲之巅。

在距离武汉15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王霜曾亲自指导过的一支村小女子足球队,也正在参加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并在两场比赛中连续零封对手,打进24粒进球。

瓦吾小学的女球员们

这支女子足球队,来自海拔2700米的昭觉县谷曲镇“云端小学”——瓦吾小学。中国女足为她们捐建了一座7人制的球场,取名“玫瑰希望球场”。孩子们的教练,是通过足球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校园又回到这里教学的两位年轻人:马克(书名:龙彦君)和拉机(书名:拉尔拉者)。

而带领马克、拉机通过足球走出大山的,是昭觉县另一位当地资深足球人士——昭觉县拉莫足球协会主席罗军。

如今,作为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足球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老中青小各支球队,多次拿到凉山州足球比赛的冠亚季军。各中小学的足球教练,几乎都是罗军的学生。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凉山州昭觉县,记录女足球星王霜曾同吃同住并亲自指导的小学女足日常,与罗军聊起昭觉足球发展。

足球少年:

从大山深处的泥巴地,走到伯纳乌

罗军(后排中)带着孩子们去北京学习 受访者供图

今年46岁的罗军,7岁时,便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

1986年,罗军随母亲从金阳县搬来昭觉县,在凉山民族师范学校附小读书,他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足球。尘土飞扬的泥巴地,下雨天就成了泥潭,几块石头往地上一放就成了球门,一群人在泥地里抢球,浑身上下都是泥巴,“看着像疯了,但那是足球带来的快乐”。

那时,从乡下到昭觉县城,半个月才有一趟班车,孩子们没有其他玩具,一个足球可以一群人玩,抢不到场地的时候,在田里也可以踢,踢完了直接跳到水沟里,洗个澡再摸点鱼才回家。

时间如同足球,在绿茵场上滚动。17岁时,罗军考入凉山民族师范学校,并在那里组建了一支班级足球队,取名“萌狮”。为了购买队服,每个人把饭票省下来换成钱。早上6点,罗军带着钱坐班车到西昌,到商场里讲价买好衣服,回到学校时已是晚上9点过。“为了显示自己去过西昌,他还特意花了5毛钱,给头发打上了摩丝。”罗军记得很清楚,他们是全校唯一拥有统一队服的球队,白色短裤配蓝色上衣,“有点像意大利队”。

后来参加校队之间的比赛,这套衣服不能用,罗军想着去拉点赞助,找到当地唯一一家百货公司的总经理,结果被赶了出来,“后面是一位学长的律师叔叔,给我们买了一套很便宜的阿根廷球衣。”这算是罗军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结果小组赛就被淘汰了。”

很多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军来到了皇马主场伯纳乌球场参观学习。走入场馆那一刻,罗军热泪盈眶,从体育场最高处踩着阶梯,一级一级往下,感受着偶像C罗曾经的岁月过往,“没有足球,我可能一辈子也到不了这里。”

足球小将们在训练

拉莫的故事:

凉山“足球之夜”后

有孩子被职业梯队看中

“踏着晨光出发,迎接希望梦想,在奔跑的路上,挥洒自由和汗水。”这是歌曲《拉莫的故事》中的歌词,创作和演唱者,正是罗军及一批凉山籍歌手。

提到昭觉足球,“拉莫”是一个绕不开的词。早在20世纪初,昭觉县的足球运动就已开展起来。1983年,昭觉县诞生首场“足球联赛”,属于民间性质。两年后,该赛事被正式命名为“拉莫杯”。1986年,“拉莫杯”正式转由县政府主办。9年之后,全国甲A联赛才正式拉开帷幕。

罗军第一次参加“拉莫杯”是1996年,他是队里年纪最小的球员。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所在的球队开始在“拉莫杯”夺冠,而且是六连冠。

拉莫,在彝语中,是老虎的意思。在罗军看来,“拉莫”,代表的正是顽强、坚韧和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从最开始画海报、写黑板报预约比赛,到如今已成为凉山州影响力最大的比赛,罗军也逐渐从球员,成长为“拉莫足球掌门人”。

瓦吾小学的足球文化墙

2018年,昭觉县修建了凉山州第一个标准化足球场,当时正在昭觉文化体育部门工作的罗军立即着手组织比赛,当年就举办了有来自凉山州其他地方9支球队参与的“足球之夜”,影响颇大。

自那以后,昭觉足球受到了越来越多媒体和企业的关注。更多的爱心进入昭觉,从足球、球服、鞋子到图书、场馆,那些喜欢足球的孩子们,触摸到了“梦想”的衣角,不少孩子通过足球特长,考上县里的省重点中学,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校园。一些孩子甚至被国内职业足球梯队看中,前往长春、上海等地进行专业足球训练。

瓦吾小学的孩子们曾经只能在草地上练习足球 受访者供图

瓦吾小学曾经的训练场 受访者供图

“玫瑰希望球场”:

两场比赛零封对手

女孩们打进24粒进球

今年就读于省重点中学昭觉中学的16岁高二男生吉牛木牛,2020年从瓦吾小学毕业时,学校的球场,还只是一片草地。他是瓦吾小学第一批开始练习足球的学生之一,那一批有20多个孩子,只有一个女球员。靠着足球特长,吉牛木牛考上了昭觉最好的初中和高中。

吉牛木牛进入瓦吾小学那年,学校刚完成翻修。当时的校长曲比史古拿出自家的5万元积蓄,动员乡亲们一起,把只有4个学生读书的土坯民房和柴房,建成了砖瓦房。2017年,在昭觉县相关部门和一家深圳企业的帮助下,投资120万元的瓦吾小学新校区落成。

瓦吾小学

瓦吾小学一栋房子上有个“足球”

因地处昭觉县海拔2700多米的高山,常年风景优美,云雾缭绕,瓦吾小学又被称为“云端小学”。

瓦吾小学以前的泥地球场 受访者供图

瓦吾小学的玫瑰希望球场

2022年7月,中国女足宣布“第二座中国女足主题球场,将建在四川凉山昭觉县瓦吾小学,让这里的孩子们能告别泥地,拥有自己的足球场。”至此,一座7人制的足球场在山顶落成,取名“玫瑰希望球场”,也被当地老乡称作“云端球场”。

玫瑰希望球场又被称为“云端球场”

依托这座球场,很快,瓦吾小学组建了男、女高低年级4支球队,全校120多名学生中,三分之一在练习足球。

13岁的吉牛日作是吉牛木牛的妹妹,在瓦吾小学上六年级,她是瓦吾小学女子足球队的前锋,也是这所学校的“当家球星”。

2024年,中国女足球星王霜来到这里,与吉牛日作等女子足球队员同吃同住一周,给孩子们做饭,教她们基本功和足球知识。

2025年5月24日,在王霜来到瓦吾小学近一周年之际,同时也是女足亚冠联赛决赛之际,昭觉县也启动了全县的中小学生运动会。

罗军(右)和吉牛日作

在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上,吉牛日作两场比赛打进8个球。她所在的瓦吾小学女足,也在两场比赛中,零封对手,打入24颗进球,并最终夺得冠军。谈及未来和梦想,小姑娘毫不犹豫地答道:“想当球星”。

而她的队友,这群来自“云端”的孩子们,也无疑是这场运动会上最受瞩目的队伍,传球、盘带、射门……她们用一次次精彩的配合和进球,获得了场边的阵阵掌声。

5月24日,王霜在首届女足亚冠联赛决赛最后补时阶段,打进关键点球,帮助武汉女足夺得冠军。

因为上课期间不能带手机,吉牛日作5月27日才从老师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她非常开心,“王霜姐姐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会以她为榜样,努力训练提升自己。”

她还想对王霜说,“祝贺王霜姐姐夺得冠军,你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瓦吾小学的足球小将在训练

梦想与传承:

走出大凉山,回到大凉山

瓦吾小学的每场比赛前,教练马克和拉机都会带着孩子们,进行半个小时的赛前热身。进入比赛后,他们也总会在场边大声呼喊,指挥球员们进攻和防守。

27岁的马克是昭觉当地人,高中就读于昭觉中学,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前来发掘足球“潜力股”的罗军。在昭觉足球文化熏陶下,从小就喜欢足球的马克,被罗军选入拉莫队。

大学毕业后,马克在外地当了一段时间辅警。去年,罗军在拉莫队微信群里发消息,“瓦吾小学差2名足球教练,谁愿意来?”看到消息后,马克第一时间报了名,跟自己的教练罗军一样,完成了从球员到教练的身份转变。

“以前当球员,就只管做好自己,努力赢得比赛就行。现在当教练,带孩子完全不一样了。”在马克看来,教练身上扛着的,是一群孩子的梦想和未来,“我是因为足球才能走出这片大山,我也希望能通过足球,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瓦吾小学的足球器材室

以往,罗军带着像马克和拉机一样的学生走出大山。如今,罗军的学生接过接力棒,帮助像吉牛木牛、吉牛日作一样的孩子也能走出大山,这份责任和梦想在传承。据了解,现在昭觉县中小学校的足球教练,大部分都是罗军的学生。

“我很少有时间亲自教孩子们踢球了,我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外出学习、参加培训上,学习结束,又回来培训教练。”罗军说,他一个人教学生,一次只能教10多个,满足不了众多孩子的需求,但他培训教练,就会有若干的“10多个”孩子接触到足球。

“从来没有想过能培养出一名职业球员甚至球星,只是希望通过足球,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个梦想,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从小学会团队协作,带给他们书本以外的知识和选择。我相信,足球,会带孩子们走出大山。”

罗军顿了顿,又说:“当然,也有另一个原因——我自己本身十分热爱足球,真正打心底愿意为中国基层足球青训献身。”

评论 10

  • 红星路熬夜冠军 2025-05-28 发表于四川

    感动

  • 加贺见葵 2025-05-28 发表于北京

    厉害了

  • jar 2025-05-28 发表于四川

    好文章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