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日前,一位外国博主在游览长城时拍摄短视频中的一句“city不city”,让这句中英文混搭词成为网络热词。随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深入落地,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始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来华旅游的点点滴滴。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央视)
入境外国游客数量的大增,一方面有前些年“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职能部门释出善意、主动作为的成果。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极大提升了政策的开放性和工具的便利性。“免签入境”“72/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大大简化了以往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的繁琐手续。而诸如“第三方支付软件支持绑定国际银行卡”“超30个电子钱包可在境内使用”等举措,更是在工具层面,让外国游客的消费变得无比丝滑。凡此种种,共同使得说走就走的“中国游”成为可能。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来华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旅行”相关话题频频出圈,在很多海外社交平台上成为新的“流量密码”。这说明,文化传播,在很多时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所谓“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相信我们的文化,能够吸引人、能够感染人、能够说服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形态多元,这是文化传播的最可依凭的核心资源。
将中国文化展现给更多外国游客,一则需要坚持自身特色,坚定差异化表达,避免跟风同质化。当下,尤其要力戒浮于表面的“网红化”。再者,则是要创造更多旅游场景、呈现更多旅游线路,让外国游客既要“进得来”,更要走得远、走得深。当下,大多数外国游客,还是热衷于奔赴一线大城市,后续我们期待着,更多精品线路、深度线路、定制线路能够推向市场,让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中国文化,能够更充分地为世界所看到。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行,必然还会陆陆续续有新的“痛点”暴露出来。比如说,最近引发热议的“住宿难”问题,有外国游客反映,他们在中国旅游尝试入住酒店时遭到了拒绝。酒店拒绝理由包括不具备涉外资格、不知道如何将信息录入系统。对此,公安部和国家移民局已经表态,会积极协同解决,明确要求旅馆业不得以无涉外资质为由拒绝接待境外人员。
诸如此类,这些暴露出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即是外国游客大增而暴露出来的、以往未曾被重视的问题。而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整体上改善旅游环境、优化旅游体验的大工程。我们相信,随着一个个痛点被解决,“中国之旅”必将会更丝滑、更美好。
评论 12
李蜜 2024-07-10 发表于四川
消除不便,让旅行只剩美好回忆。
世纪之恋 2024-07-10 发表于四川
提升服务,入境游未来可期。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4-07-09 发表于四川
共同使得说走就走的“中国游”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