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成都民俗:比放烟花还要热闹 老成都过年流行打闹年鼓!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1-22 15:28 87310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是热闹年俗,但是出于环境保护、安全等因素,近年来我国有282个城市禁放、限放烟花爆竹。2023年的春节,四川全省大部分区域依然坚守“禁燃令”,只有个别地区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烟花爆竹管理方法。

你知道吗?在百年前的成都,有一种过年民俗,比放鞭炮还要热闹、流行。此外,当时的政府也曾发布条文,对节庆内燃放烟花爆竹作出明确规定。

癸卯兔年初一日,让我们听听成都民俗学家刘孝昌,讲讲老成都打闹年鼓的热闹劲儿吧!

成都民俗学家刘孝昌

正月初一到十六

闹年鼓声响彻大街小巷

“打闹年鼓,从清代一直流传到民国时候。从腊月间开始,闹年鼓要一直打到元宵后,随着鞭炮声、闹年鼓声,春节一天一天临近。团年之后,从正月初一到十六,闹年鼓声更是此起彼伏,把成都推向了新春的喧闹之中,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成都民俗学家刘孝昌介绍,一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成都城区每逢年头年尾,以及明清端午节时候都还听得到闹年鼓声。

大大小小的闹年鼓队一般由娃娃们组成,所用的乐器都是打击乐,通常有鼓(堂鼓或脚盆鼓)、打锣、马锣、大钹这四种,有时为了渲染气氛还用水镲。打锣声音低沉宏大,堂鼓清脆响亮,具有静音的效果,多用于强拍敲击。大钹声音沉闷,水镲声音飘逸,有稳定感,往往在后半拍或弱拍上用马锣声音尖锐高亢,具有鲜明的个性,在演奏的时候随着曲牌敲击起伏到良好的效果,能够演出一首首动人的曲牌。

他们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穿来穿去,走了一拨又来一队。入夜时,这一支支的鼓队打着大红灯笼、火把,在闹市中,在背街小巷穿行而过,从腊月一直到正月,武侯祠、青羊宫、文殊院、昭觉寺、望江楼、草堂寺以及成都的名胜之地,闹年鼓鼓队的锣鼓声一直不断。每逢街头有两拨或三拨闹年鼓队相遇的时候,很自然就进行比赛。

1950年1月,民盟金堂分部发动群众准备节目。其中包括“闹年锣鼓”的形式。(图据中铁隆档案馆)

“看哪个打的曲牌多,哪个打的熟练,哪一队打的技巧好,哪一队打的熟悉,拼气氛,拼气势,拼高昂,还要拼观看闹年鼓的圈子哪个大,听众在娃娃们的锣鼓声中不断喝彩,大街小巷热闹得很。”刘孝昌认为,娃娃们在演奏中通过背谱,与他人合作演奏的过程,学会与人团结协作友好相处,同时使自己的智力得到开发,所以打闹年鼓在当时是一种正常的、正当的时兴娱乐活动,对青少年身心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家长、家人对打闹年鼓非常支持。

彭州打闹年锣鼓(图据网络)

现在哪里还能感受打闹年鼓?

彭州一些乡村院落还能见识

闹年锣鼓,曾经为川西地区百姓带来过欢乐和希望,充实了一代又一代艺人与观众的精神生活。2006年,闹年锣鼓被列入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对其发展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老艺人年事已高、很难有继承人,这项民俗技艺也面临消亡的危险。

在《川西平原民间音乐“闹年锣鼓”的考察报告》中,作者发现,闹年锣鼓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在川西平原颇为盛行,彭州为最,各县各乡镇都有自己的演出队伍。上世纪40年代,闹年锣鼓的发展更是达到高潮。每逢节日,川西平原数十支锣鼓队云集彭州,进行表演和比赛,时间长达10天。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彭州市目前正在整理挖掘更多的曲目,同时,到各镇(街道)去演奏,感染更多民间群众,希望把闹年锣鼓这一传统文化好好传承下去。以葛仙山镇为例,当地有十几位村民组成了闹年锣鼓乐队,并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融入了牛灯、狮灯、龙灯等。

记录成都管理烟花爆竹燃放的档案(成都市档案馆藏)

成都档案:

百年前的春节 烟花也不是想放就放 

老成都过年,春节期间放鞭炮闹年鼓必不可少。不过出于安全考虑,当时的成都政府对于烟花爆竹的燃放也有规定。

在成都市档案馆藏的一份档案中显示,诸如像我们熟悉的“地老鼠”这类爆竹,是不可制造和售卖的,以免引起安全事故。成都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老成都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且草房也偏多,遇火易燃,作出这样的规定虽然“扫兴”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评论 9

  • 一闪一闪小阿冰 2024-02-23 发表于四川

    学习了

  • Luna 2024-02-05 发表于四川

    还是这样有年味

  • 一闪一闪小阿冰 2024-02-05 发表于四川

    学习了!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