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花滑“全满贯”隋文静:希望看到“不止文静”的更多可能性|封面深镜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10-09 15:40 65851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冰场上,每次旋转跳跃,她用韧性与活力带给观众力量与艺术的精彩观赏体验。一曲《忧愁河上的金桥》的完美表演,更让她和搭档成为世界花样滑冰史上首对双人滑的“全满贯组合”。

一袭素白的汉服,搭配红色马面裙尽显古典韵味,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在北京见到隋文静时,她刚结束了一场文化节目录制。虽然北京冬奥会结束已一年多,但她每天仍然保持着“冲刺”状态,出书、拍摄、编舞……这位花样滑冰的“全满贯”,正不断探索人生新的可能。

2022年北京冬奥会,隋文静和韩聪凭借最高难度动作——“捻转四周”,走上最高领奖台。因获得奥运会、世锦赛、四大洲金牌及大奖赛等四大比赛的冠军,他们成为世界首对“全满贯组合”。从2007年首次搭档,两人已陪伴16年。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中,苦与累、喜与悲,或许只有两人冷暖自知。

隋文静199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7岁时因观看申雪、赵宏博冬奥比赛,被花样滑冰深深吸引,之后开始学习花样滑冰。2007年,12岁的隋文静和15岁的韩聪组队开始训练双人滑,“葱桶”组合雏形初现。从开启职业生涯到2009年勇夺全国花样滑冰冠军,两人只用了两年。之后,他们首次参加国际青少年组比赛,更实现四站全胜,彼时的隋文静仅14岁。

隋文静自传《不止文静》

今年,隋文静推出自传《不止文静》,记录成长历程中的蜕变与感悟,讲述了通过不断努力成就奥运冠军梦想的故事。她将全部版税捐赠给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希望以自身经历激励更多普通人勇敢追梦。

“无论是表演者还是创作者,我希望看到自己‘不止文静’的更多可能性。”北京冬奥会之后,如何开启人生新启程,隋文静说,“唯一不变的是,前进的每一步,我都在做更好的自己。”

隋文静。资料图

夺冠后的“跨界”

将“中国风”与冰雪运动创新融合

北京冬奥会结束之后,隋文静不断在“充电”,一见面她就向记者分享自己正忙碌且热爱的生活和工作。去年9月,她在北京舞蹈学院访学,学习舞蹈编导。“花样滑冰中的优秀编导并不多见,我想去挑战这项工作,将中国元素带入花样滑冰,让世界在冰场上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习过程中,隋文静与舞蹈专业的同学同上一堂课,这对非科班的她来说有着不小的压力。因为舞蹈和滑冰的编排思路并不同,滑冰舞蹈动作更多是适配比赛规则,而舞蹈的复杂性要求在4分钟节目里至少有200个动作。

为了达成学习目标,她要求自己必须完成高质量的作业,课后不断练习与巩固,同时思考如何将舞蹈动作运用到花滑中。今年2月,隋文静在齐齐哈尔花样滑冰队给年轻队员做节目编导,她用10天时间编排了10套节目,“看着队员在赛场上尽情展现自己,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

今年9月,在国际滑联花样滑冰青年大奖赛奥地利站比赛中,隋文静编创的佤族风格节目首次在国际赛场亮相。选手们凭借出色发挥,最后夺得铜牌,这也是中国选手时隔六年再次站上青年大奖赛的领奖台。

隋文静、韩聪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夺冠。资料图

冬奥冰场的“泪水”

摘金背后挑战最高难度“捻转四周”

冬奥赛场自由滑音乐声止息的一瞬,早早积蓄的泪水,让隋文静忍不住落泪。从曾经以0.43分之差错失平昌冬奥会金牌,到以0.63分险胜俄罗斯组合,隋文静和韩聪终于在北京站上冬奥最高领奖台。

谈及落泪原因,隋文静说更多是一种紧张状态下放松的宣泄。“那一刻完成了我的既定目标和赛场水平,把自己能做的所有事都做好了。因为14天下来精神绷得太紧,我们又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情绪去感染观众。自己不百分百投入,怎么能感动到几百米之外的人?”

挑战最高难度“捻转四周”,是隋文静和韩聪平昌冬奥会之后就一直想做的事。北京冬奥会自由滑比赛前,为了确保将金牌收入囊中,教练组针对对手的发挥情况制定了多套计划。尽管如此,在俄罗斯组合塔拉索娃/莫罗佐夫的自由滑得到155分时,隋文静感觉周身的血液都要“凝固”了,因为这是隋文静和韩聪当年还未达到的分数。

当真正站上赛场时,隋文静小声且有力的对韩聪说,“每一次我们都是最后一个出场创造奇迹,这次也一定可以!”音乐声响起那一刻,她仿佛跟世界融为一体,没有胜负和分数,她说就想享受比赛,尽情舞着、滑着……

为了完成“捻转四周”,隋文静在比赛前减重到70多斤,决赛当天还赶上生理期,赛前一天因休克摔倒碰伤了脸。她笑着对记者说,“粉都盖不住面部淤青,但我觉得那一刻的自己是最美的。”

北京冬奥会,隋文静、韩聪在比赛中。资料图

“过命交情”的搭档

彼此为桥、互相成就

今年8月,经过一年半的康复治疗,仍无法再次回到赛场,韩聪通过社交平台宣布退出米兰冬奥会周期所有赛事。“未来我会继续以其他身份为花样滑冰事业奋斗,也希望小隋能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永远是花滑路上最坚实的伙伴!”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这对金牌搭档很少以运动员身份在赛场亮相。在8月中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呼伦贝尔站暨十四冬资格赛中,韩聪以技术专家身份参加裁判工作,隋文静则以编舞兼教练身份现身赛场。

冬奥赛场上,一曲《忧愁河上的金桥》演绎了他们彼此相互扶持、走出低谷、并肩作战的故事。歌词中所表达的故事和精神,就像在细述两人之间的“战友情谊”,彼此为桥、互相成就。

谈及15年的搭档情谊,隋文静坦言是“过了命的交情”。她说,“我在赛场上敢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像兄妹一样,更像是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家人一样了。”

“虽然遗憾,但我理解并支持聪哥的选择。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是对方的啦啦队、小太阳。”隋文静表示,作为搭档,一定会尊重他本人的意愿。

隋文静担任花滑编导和教练。资料图

封面新闻对话隋文静



封面新闻:新书《不止文静》中的“不止”,是何意义?


隋文静:其实我有着不止赛场上的那一面,也不止于平时生活里的我,可能大家看到的我有多面性。不管是在赛场上还是给队员去编新节目,都有更多新的拓展,让自己不停去学习。我认为这个“不止”也代表我的终极目标不只是奥运会奖牌,而是不断去追求心中想去到的那个地方。


封面新闻:您把新书《不止文静》的版税捐赠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原因是什么?


隋文静:我希望能给更多孩子追梦的力量,因为小时候有很多人帮助过我。如果能有一点点力量能帮到孩子们,可以勇敢地往前迈一步,是很有意义的。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张桂梅老师的学校,她说能不能把金牌带来给孩子看看,在学校里跟孩子聊聊训练的故事。一个小女孩说你“加油先跑,我随后就到”,这让我特别感动。


封面新闻:《忧愁河上的金桥》对您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隋文静:因为奥运会一般运动员都会选择比较恢弘的歌曲,我们也在考虑选《忧愁河上的金桥》这么淡雅的歌曲,其实还是有点冒险。当这个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如果能想起来隋文静、韩聪的名字,能再回忆起我们赛场的时刻,这就是最大的意义。接下来,无论是我编排的作品还是参与完成的作品,能让观众为之感动或欢呼,我觉得都是一个特别梦幻的时刻。


封面新闻:当时挑战最高难度“捻转四周”,训练有过害怕吗?


隋文静:每次训练其实都“心惊胆战”。像抛跳来说,我能把所有重心交给自己,我是有余地可以保护自己的。但完成捻转动作时,如果我有一丝一毫的胆怯或者想保护自己的话,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动作的。所以,我要把所有信任和所有身体交给搭档。这个动作,不是说要不要去做,而是必须得做,这是我在三年前给自己给定下的目标。我觉得就是又爱又恨的一个动作,还得使劲减重(笑)。


封面新闻:2018年平昌,首次参加冬奥会的您和韩聪以0.43分的微弱劣势无缘双人滑金牌,当时您脚部出现应力性骨折,您说没有拿到冠军,其实比谁都难过。这对您而言是一段什么样的经历?


隋文静:平昌冬奥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情绪低落,一直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拿到金牌”,会自我怀疑,经常睡着睡着就哭醒了。我和韩聪哥一共出现了5次失误,但观众能看出只有我翻身动作的失误,那段时间受到来自舆论的压力。后来去练书法,让自己静下来,像我书里写到的,这件事成为了一个“心魔”。现在想来,或许正是重重困难才铸就了今天的我。


封面新闻:因长年累积的伤痛,您必须接受右侧脚踝外侧副韧带重建和左侧脚踝肌腱复位手术。2016年,您在微博上发文“大写的疼”,72小时极限疼痛,接近3个月不能下床。您当时有没有想过可能有一天不能站在赛场上?


隋文静:我是觉得当时挺难的,但都过去了。我不想一提到竞技体育就说困难和痛苦,我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这种状态的竞技体育。我想说经历的这种事情我很享受,因为我在蜕变,因为体育带给我快乐和梦想。


封面新闻:您曾说排解压力的方式——哭。看电影会哭、看女排比赛会哭,只要被触动情绪,眼泪就无法止住。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排解压力?


隋文静:对我来说哭过则是雨过天晴,比赛压力大的时候,我会用哭去释放自己。其实我觉得跟性格有关系,我是一个很坦率和直爽的人,也接受我所有的情绪,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不喜欢自己憋着,那么大压力,我需要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封面新闻:有年龄焦虑吗?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和安排?


隋文静:我没有年龄焦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很好。只要有梦想和活力,我依然可以站在冬奥赛场上。在米兰冬奥会上,我想以更好的自己“迎战”。希望今后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编出更好的节目。未来也想从事编舞工作,希望自己编的节目滑向国际赛场,我还有很多热爱的事情,对未来并不设限。


评论 6

  • 范舟宜 2023-10-12 发表于四川

    她用韧性与活力带给观众力量与艺术

  • IT小兵IT 2023-10-11 发表于四川

    不错

  • 仪陇县金子村第一书记 2023-10-09 发表于四川

    不止文静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