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述“大运故事”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启动试运行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7-13 10:55 115130

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7月13日,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MMC)启动试运行,开门迎接全球各地媒体记者,这是成都大运会场馆运行的重要标志性节点之一。

主媒体中心位于龙泉驿区湖岸南路100号,北邻东安湖,与开幕式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及火炬塔隔湖相望。在主媒体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在此集中开展大运会采访报道工作,向世界讲述精彩的“大运故事”。

主媒体中心

“简约、安全、精彩”办赛

沿用北京冬奥会的座椅

作为媒体记者工作的非竞赛场馆,主媒体中心是媒体记者的“大本营”、新闻信息的“总枢纽”,为媒体记者提供赛事报道所需的办公、语言、交通、餐饮、技术、商业配套等各类设施与服务。国际大体联新闻委员会办公室也设立于此。

新闻发布厅工作人员邓飞说:“我们的座椅、灯光架全部来自北京冬奥会。”走进新闻发布厅,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冬奥会同款蓝色折叠凳。

新闻发布厅

遵照“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主媒体中心由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组合而成,优化了两中心的布局,节约空间,极大减少赛时场馆的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其中,1-3层为主新闻中心、4-5层为国际广播中心,6层为摄影摄像平台。

极具东方典雅之美

彰显科技智慧

主媒体中心场馆建筑以中国传统书院文化为特色,竹片形状的铝板幕墙传递“竹简木牍”的文化符号,合院空间、架空院落、天空阳台等场景设计,展现独特的建筑之美,营造典雅的东方意境。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媒体记者可领取媒体包,里面放有本子、笔、帽子、雨衣等常见用品。“这个背包的设计也颇有心意。”大运会媒体包在保证质量优先的基础上,更增添了融合成都文化的设计元素和科技感。以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设计元素,辅以现藏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纹样,极具中国文化特色和成都韵味。

媒体包

据悉,主新闻中心主要包含媒体工作间、新闻发布厅、媒体采访间等区域。媒体工作间宽敞明亮,硬件设施对标北京冬奥会,为媒体记者提供办公、竞赛信息查询、储物柜租用、资料打印等服务。工作间配有LED大屏和电视机,可实时收看开闭幕式、竞赛直播信号画面。工作间还提供每日天气、交通、餐饮、赛程、新闻发布会等必要信息,方便媒体记者工作、出行。

纪念章

展示丰富非遗文化活动

提供休闲舒适环境

为了给记者提供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主媒体中心为记者准备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包括蜀锦蜀绣、川剧变脸、四川竹琴、瓷胎竹编等。同时设置医疗站、阅读角、大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邮局、自助银行区等配套服务区。

扇画

走进邮局,琳琅满目的纪念章广受欢迎。邮局店员杨凯洋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里有18个运动项目的纪念章和5个大运会主题的纪念章。”此外,记者了解到,市民朋友们也可以在暑袜街邮政支局、双楠邮政支局、衣冠庙邮政支局、猛追湾邮政支局、熊猫邮局等邮政大运特许网点盖到同款章戳。

媒体餐厅为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记者提供中餐、西餐等各类餐饮选择,别具巴蜀特色的美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感受不一样的大运风味,以“成都味”,满足“世界胃”。

打卡护照

谈及主媒体中心的露台、咖啡厅等休闲场所的设计,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认为大运会是青年人的聚会,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相聚一起,工作之余,若有能休闲聊天的地方,能够促进思想的碰撞。”

典雅之美

据了解,主媒体中心从7月13日开启试运行,7月25日进入24小时运行,将在大运会期间持续运行30日,是运行时间最长的非竞赛场馆。

评论 12

  • 西昌市佑君镇磨盘村驻村第一书记 2023-07-13 发表于四川

    运行时间最长的非竞赛场馆。

  • 请叫我凤姐 2023-07-13 发表于四川

    运行时间最长的非竞赛场馆

  • 柯南少 2023-07-13 发表于四川

    竹子的设计好有意境啊~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