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中分石人,与金沙石跪坐人“撞发型”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6-13 15:49 43175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图据金沙

三星堆再醒惊天下,不断带给大家“开盲盒”的惊喜。6月12日,在紧邻考古大棚的位置,三星堆再曝新发现。考古人员初步确认一处80多平方米的房屋遗迹,并且接连发现留着中分发型的人像及石虎、象牙等器物。专家判断,附近可能还存在小型祭祀坑。

三星堆出土的中分发型石人(图据央视)

包括三星堆、金沙遗址在内的古蜀文明遗址中,曾出土多种发型人物雕像,包括辫发、笄发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在研究中发现,发型可能与统治阶层的族群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与三星堆遗址一脉相承的金沙遗址,曾出土了12件石跪坐人,发型中分,与此次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石跪坐人形态类似。这类形象在三星堆遗址、成都方池街遗址曾有过发现,却不见于中国其他地区,应该是古蜀王国特有的一种艺术造像。

金沙遗址出土的石跪坐人像

石人身份成谜

金沙遗址出土的石跪坐人像,裸体,赤足,双手被绳索反绑,呈跪坐姿态。头顶梳着中分,四角高翘,像一本翻开的书籍。脑后的两股辫发并列下垂,尾端被反绑的双手遮住。身体微微前倾,眼睛、嘴巴和顶部的头发都以阴线刻划,部分位置有彩绘。耳垂处钻孔,类似现在的耳洞。

在金沙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象征着古蜀王国身份特殊、掌管国家权力的上层贵族。它们都是站立于高高的插座或方座之上,而石人却是双膝下跪、双手被反绑的形象。

一跪一站,两者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石人与青铜立人的身份迥然不同,表现的应该是奴隶、战俘或犯人这样的下层人物。在举行祭祀仪式时,它们和其他祭品一起被集中掩埋,献祭给神灵。

金沙出土石跪坐人像

但根据石跪坐人像的“跪姿”,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仔细观察,石人虽然双膝跪地,但臀部放在脚后跟上,大腿和身躯并没有直立。

据文献记载,古人两膝着地伸直腰股为跪,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上为坐。而“坐”,是一种古老的礼仪习俗。既然石人像的姿态并非是带有惩罚性质的跪姿,反而是带有礼仪色彩的坐姿,那么他的身份自然也就不是低微的奴隶或者战俘。

《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于是剪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商汤王灭夏之后掌管天下,遇大旱五年颗粒无收。于是汤剪断自己的头发,以木压十指而缚之,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祭品,向天帝求福。百姓愉悦,天降大雨。

由此推测,石人像与文献中“桑林祈雨”的汤王相似,可能是主动献身祭祀的人,在古蜀社会可能象征着当时掌管宗教权力的巫师。

不过,这些看法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三星堆及金沙出土的石跪坐人像的身份仍然有待讨论。

金沙出土石虎

相伴的石虎精品

与这批石人相伴而出的还有10只石虎,均为伏卧状,身体呈灰黑色。整体看上去,威猛而狞厉,自然而拙朴。

其中一件身长近30cm的石虎是其中的“门面担当”。额头两侧阴刻的胡须,其后阴刻的两个“目”字形眼和三角形卷云耳,栩栩如生。在虎的口内、嘴部、胡须间、头顶耳间涂满了朱砂,艳丽的色泽十分传神。同时,前爪前伸,后腿凸起,后爪弯曲卧于地上,细部刻画也十分细腻,是商周时期不可多得的石刻圆雕艺术精品。

金沙石人和石虎鲜活的造型,不仅见证着古蜀王国的宗教、风俗和手工技艺,也为中国雕塑艺术提供了新的材料。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