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冲刺跑”  成都高新区持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封面新闻 2023-12-18 13:09 61734

成都高新区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图据成都高新区

进入四季度以来,成都开启全力“冲刺”模式。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园区内,企业忙着抢工期备投产,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走向市场。

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成宜高铁三岔湖站配套道路已具备通车条件。全线通车后,成都未来科技城将实现与成都都市圈、成渝城市群快速互联。

在天府四街,四川大学华西高新医院(成都高新区人民医院)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汇聚四川大学四家附属医院优质资源,为市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四川大学华西高新医院(成都高新区人民医院)项目效果图

重大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数据显示,过去多年,投资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左右。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今年成都高新区的项目推进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进成都高新区,看该区如何全力拉满全年项目“进度条”,扩投资、稳增长,扩大市场需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看潜力

重大项目“链”出新动能

集成电路是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细分领域。近年来,成都高新区聚焦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上企业规模已超410亿元,营收、增速、过亿企业数量等指标均列全国前十。

今年以来,多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在成都高新区签约落地,推动相关产业由“链”到“群”。11月30日,2023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芯盛智能总部暨固态存储制造基地项目现场签约落地成都高新区。

芯盛智能总部暨固态存储制造基地项目投资数十亿元,将从事存储类集成电路IP、固态存储主控芯片、存储与安全类应用软件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芯盛智能总裁康毅直言:企业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后方”,对做芯片的企业来说,成都高新区整个产业上下游布局非常完整,政府也给予很多政策支持,“我们认为将总部设在成都高新区是最合适的。”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芯盛智能总部暨固态存储制造基地项目的落地,将在产业链中发挥延链、补链、强链作用,助力成都高新区推动存储产业生态优化,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视野向西,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芯未半导体项目一期项目已全面通线投产,将形成约6万片/年IGBT晶圆(折合8寸)、120万只/年功率模块生产能力,未来这里将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功率半导体全产业链平台。

近日,成都高新西区一个77亩人才公寓项目主体完工

作为成都高新区引进的强链补链项目,芯未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到正式通线总历时一年。“工业项目从拿地到动工建设一般需花费约150个自然日,而芯未项目则用时不到5个工作日,拿地即开工,全面刷新了拿地建设时间纪录。”成都高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分享了项目背后的小故事。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建圈强链,构建集设计、制造、封测、应用为一体的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引领成都打造集成电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区集成电路产值突破2000亿元。

拼品质

加速形成高品质宜居地

全球优质项目选择成都高新区,不仅看重这里的产业发展潜力,也要考察人才、交通、文化等方面的配套实力。今年以来,一座座学校、医院拔地而起,一桩桩民生项目由蓝图变现实,加速形成高品质宜居地。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持续增加符合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的小户型、低租金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先后推出丁香公寓和海棠公寓共计1473套房源,出租率已达99%,有效缓解了青年群体住房困难的问题。”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高新西区,近日,一个77亩人才公寓项目主体完工,将提供605套人才公寓住房。同样在这个区域,清江幼儿园、天骄西路小学、电子科大实验中学等7所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让在附近园区、企业上班人群的孩子上学更方便。

成都高新区

工作之余,生活更有品质感。在新川之心公园东区,兰花文化博览园正加速建设中。这里,将汇聚5000余种名贵兰花,目前示范区“幽客轩”已建成亮相,整体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开放。

在天府五街西端,骑龙科普基地项目已于近日开工建设,预计明年5月完工。“建成后,这里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全流程的水生态科普体验。”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打造了五大交通游线,包括水环境保护场景化沉浸科普线串联“净水溯源—蓄水筑园—涵水成林—节水涓流—用水知途—净水展示”等。

“来成都高新区快2年了,最明显的感受是,这里发展产业势头很足,生活氛围感越来越浓。下班后,去铁像寺水街喝杯咖啡,逛逛交子大道或者SKP,在快节奏工作和慢生活中找到了平衡。”在盈创科技金融大厦上班的谢女士感慨。

谋未来

持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回顾2023年,一个个项目在成都高新区“落地开花”,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好项目纷至沓来,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合作共赢。

更令人关注的是,项目推进背后,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所展现出的韧性与活力。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8.8亿元、同比增长6.7%;贡献了四川省近1/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1/19的经济总量。

建设现代产业集群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加速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如今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连续5年保持20%的增长,2022年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吸引美敦力、阿斯利康、GE医疗等一大批世界500强项目落地。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近日,又一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诺峰药业全剂型国际化制剂中心项目已开始试生产,将为中国和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药物。据悉,项目已经完成建设的生产线每年可生产固体口服片剂超过20亿片。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在新川片区,人工智能(Al)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已迎来一批科技创新头部企业入驻。全面投运后,AI创新中心预计将聚集产业人口3万人,重点产业企业逾百家,形成上百亿规模产值。

位于新川片区的人工智能(Al)创新中心

“我们将始终突出项目集群的强力拉动作用,做大做强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以项目的大突破促进发展的大提升。”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重大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分级负责、精准调度,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评论 2

  • 苏记说事 2023-12-20 发表于四川

  • 你看天晴了 2023-12-18 发表于四川

    项目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