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及典型案例。
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的现象较为普遍,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房产该如何分割?对此,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陈宜芳予以了解答。她表示,在保护个人财产权利的同时,注重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肯定和鼓励双方对家庭的投入和付出。
陈宜芳介绍,子女结婚时由父母出资购房既是我国传统上家庭财产代际传承的方式,也是父母对子女婚姻幸福美满的祝福和物质支持,同时承载着父母对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期盼,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但是在子女离婚时,父母的希望落空,利益平衡被打破,纠纷也由此产生。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和第1063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的财产,除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以外,属夫妻共同财产。基于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的特殊考量,如婚姻关系解除,父母出资购房行为基础丧失,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考虑个案情况予以平衡。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夫妻离婚对分割共同财产协议不成时,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其中“财产的具体情况”应当包括出资来源情况。鉴于实际生活中出资来源的复杂性,司法解释区分一方父母全额出资和部分出资两大类情况分别予以规定:针对一方父母全额出资的情况。《解释(二)》规定,如果赠与合同明确约定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依照约定处理;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房屋不论是否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都可以判决该房屋归出资人子女一方所有,以保障出资父母一方的利益。但是,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
针对一方父母部分出资或双方父母对房屋均有出资的情况,《解释(二)》规定,如赠与合同明确约定,相应出资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依照约定处理;如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因不同案件出资来源和各方出资比例不同,需根据个案情况分别处理。
陈宜芳表示,比如,双方父母出资比例为2:8,如双方没有明确约定房产归属,具体分割时,一般可判决房屋归80%出资比例一方,但并非一定给另一方20%补偿,需要在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补偿比例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20%。
她指出,《解释(二)》引导大家在婚姻中更注重双方共同努力和付出,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增强家庭认同感和婚姻凝聚力,既不能让一心一意为家庭付出的一方伤心又伤财,也不能让婚姻成为获取不当利益的借口。
评论 17
别用你的长相给我出难题2224408 2025-01-16 发表于四川
在保护个人财产权利的同时,注重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肯定和鼓励双方对家庭的投入和付出
黑球卡尔 2025-01-15 发表于四川
法律的进步让大家都更有保障了。
甄克斯 2025-01-15 发表于四川
父母在子女婚前给其购置的房产,离婚时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