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中欧双方应通过对话增进互信、完善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应对贸易摩擦等现实挑战,真正推动中欧关系向前发展。”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说。
封面新闻对话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摄影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承办的“明德战略对话(2025)”在北京举行。86岁的罗马诺·普罗迪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中欧需进一步加强交流与互动,深化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巩固互利共赢的基础。同时,要扩大人文领域交流,为关系发展注入更多韧性。
访谈中,这位中国人民熟知的欧洲政治家精神矍铄。他曾于1996年至1998年和2006年至2008年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见证并参与了中意、中欧关系发展。
出任意大利总理期间,他曾选择中国作为欧洲之外的首个出访国,并在任期内多次访华,以实际行动推动中意关系发展。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期间,他经历了中欧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升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里程碑事件。
今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走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普罗迪表示,当前全球各个领域正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多边机构功能弱化,全球化面临挑战,不能通过冲突方式打破旧国际秩序、建立新国际秩序。
他强调,作为全球重要力量,中欧在能源、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欧合作对构建完整、平衡的全球化至关重要。“尽管达成全面共识难在短期内实现,但持续的沟通与行动,是构建共识、改善关系的必要过程。”
中欧从不是“敌人”
过度依赖美国令欧洲反思
近年来,欧洲在涉华议题上一度与美国保持高度协同。2019年3月,欧盟在界定中欧关系时,首次加入 “竞争者” 与 “制度性对手” 的表述。此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遭遇欧洲议会 “冻结”,对华“去风险”逐渐成为欧盟政策共识,“产能过剩”“反补贴调查”等词汇,也一度成为其对华举措的导向。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新华社发
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再度上台,其强势推行“美国优先”政策,不仅对全球多国无差别加征关税,还在北约事务中持续收缩投入。这一系列动作,让欧洲开始深刻反思——过度依赖美国所带来的战略风险与实际代价。
谈及中欧合作,普罗迪表示,中欧双方制度不同,这使得必须通过逐步磋商才能达成共识,因为存在共同利益。中欧关系始终以互利共赢为基础,合作成果体现在多领域的务实互动中。仅从贸易看,双方年贸易额已达2640亿美元。此外,双向投资持续推进,文化交流也十分活跃,留学生往来便是重要体现。
对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他表示,在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推动下,中欧于一个短暂窗口期达成了这项协定。很遗憾的是最终没有实现,这不仅让中欧错失了一次重要机遇,更凸显双方合作不能仅停留在贸易层面,亟需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中国和欧洲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球80%,我们从未是敌人,合作对双方的福祉与发展都至关重要,需要基于共同理念来组织各方进行合作。”普罗迪说,当前国际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世界秩序处于关键转型期。在这一重要时刻,中欧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对话交流。
美“对等关税”损害中欧利益
违背传统欧美“盟友情谊”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将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同时新增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中方宣布10月14日开始向美国船只收取特别港务费,这也是对美举动的反制措施。
普罗迪认为,美国当前的“对等关税”政策已对全球经贸秩序造成破坏性影响,应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最大程度缓解其引发的负面效应。同时,体系存在差异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必须进行“深度外交”。
“现在不是一个能轻易作出重大决定的时代。由于制度差异,需要让双方的顶尖专家共同分析。近期,这种波动期正是谈判窗口,虽然难以达成全面协议,但保持对话渠道至关重要。”普罗迪说。
他强调,对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而言,美国的关税政策无疑是一大损害。从某种层面看,给中欧双方依据自身利益灵活调整双边关系套上了枷锁,带来了诸多无形的限制与阻碍。当下,欧洲舆论对特朗普政府推行的政策普遍弥漫着不安与忧虑的情绪。
“长久以来,欧洲与美国一直维持着紧密的盟友关系,欧洲也将美国视为值得信赖的亲密伙伴。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传统盟友情谊,更让欧美双方在合作与交流中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普罗迪说。
普罗迪表示,美国奉行“美国优先”的政策不知会持续多久,这限制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各国应携手尽力避免全球体系破裂。“这就是为什么欧中关系如此重要且美好,因为我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也许不是‘第一’,但我们可以共同确保稳定与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架起对话之桥
中欧班列印证经贸合作巨大潜力
普罗迪赞赏中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其盛赞为“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的伟大创举”。他满怀深情地表示,作为一名意大利人,每当提及这一倡议,他的思绪便会不由自主飘向那段充满传奇的历史——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以及那条横贯亚欧大陆、承载无数商旅梦想与文化交流的古代丝绸之路。
中欧班列(成渝)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等待发车。新华社发
“这无疑为欧中两大经济体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对话与合作之桥。它让欧洲国家得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身优势,寻找合作机遇,共同探索发展的新路径。”普罗迪表示,通过这一倡议,众多欧洲国家切实感受到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巨大红利,无论是基础设施的改善、贸易往来的增加,还是科技创新的合作,都为欧洲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扎实落地的典范,中欧班列是共建国家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生动实践。截至今年10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覆盖全球127个国家的577个港口。
“中欧班列绝非简单的运输线路,这条铁路动脉既串联起欧中物资流通的高效网络,更以实际成果印证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 在普罗迪看来,这一合作范例的启示远超经贸领域——从优化双边贸易协作模式,到探索全球治理层面的协同路径,意中乃至欧中都可依托更多元的合作形态互动,为不确定的全球发展格局注入更多稳定性。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