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献血后需要大补特补?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献血后,只要继续维持正常均衡饮食即可,人体会自动调节,并逐步自动补充失去的血液。
当然,献血后,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肉、瘦肉、猪肝、菠菜等,进一步促进人体的血液平衡恢复。如果献血后立即进行暴饮暴食式的大补特补,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可能适得其反。(来源:健康中国)
领补贴要交钱?小心“三层伪装术”!
详情:近年来,随着各类民生补贴政策的推进,围绕“育儿补贴”“国家补贴”“培训补贴”等主题的诈骗谣言暗中滋生。这些骗局不仅让不明真相的公众蒙受经济损失,更侵蚀着政府公信力。深入了解其套路特点、危害后果及防范方法,是每位公民的必修课。
这类诈骗谣言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可概括为“三层伪装术”。首先是身份伪装。不法分子常冒充卫健委、财政局、人社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虚假短信、微信群通知等方式接触受害者。
其次是技术伪装。他们制作模仿官方域名的虚假链接,盗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标识打造高仿网站,设置“补贴申领”浮窗界面,诱导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
最后是心理伪装。他们利用公众对政策不熟悉的空子,通过“限时领取”“过期作废”“名额有限”等话术制造紧迫感,让人产生“机不可失”的错觉,慌乱中被骗。云南昭通的王先生就因在工作群看到“育儿补贴快速申领”信息,填写资料后导致银行卡被盗,幸得及时发现未造成损失。
识别这类骗局有一套“一问一查一核”法则。一问来源。正规政策通知会通过政府官网、官方APP等权威渠道发布,陌生短信、微信群的链接需高度警惕。二查域名。政府网站后缀通常为“gov.cn”,虚假网站往往用“com”“net”等后缀混淆视听。三核流程。官方补贴申领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更不会要求开启屏幕共享或人脸识别。人社部门明确表示,任何涉及“五险一金补贴”的陌生通知都是骗局,真正的社保业务咨询可通过12333热线确认。遭遇可疑情况时,应立即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若不慎泄露信息或发生转账,需保存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报警。(来源:“北京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等)
央媒揭AI造谣利益链:有MCN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收入上万
详情:人工智能时代,利用AI造谣日渐频繁。公安部曾发布多起典型案例。如,湖南公安机关查处编造“民警离职潮”谣言案,江西公安机关查处MCN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重庆公安机关查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爆炸事故”谣言案,广东公安机关查处编造“广州限制外卖配送”谣言案。相关人员均被绳之以法。
去年3月,江西公安机关查处一起MCN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经查,王某某经营有5家MCN机构,共运营自媒体账号842个,长期组织公司人员选取热点文章,使用AI工具批量生成不实文章进行吸粉引流。
“他平均每天通过AI工具发布4000到7000条信息,最高的一条收入是700元。经初步估算,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办案民警说。
记者发现,多起AI造谣事件背后,不法者的造谣动机主要源于牟取互联网内容平台给予创作者的奖励,以及为电商平台经营引流等;一些造谣者还可以从广告收入、合同推广、直播带货或其他相关的商业活动中获益。
受访律师提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AI工具,不造谣、不传谣。一旦利用AI造谣或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来源:澎湃新闻)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