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三星抢发,华为紧跟,折叠屏手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MWC 2019(世界移动大会)的风头俨然盖过了5G。
在折叠屏手机上最为硬核的无非是三星和华为。先是三星于2月20日(当地时间)出乎行业预料地抢先发布将显示屏对折的折叠式手机Galaxy Fold引爆竞赛,紧接着华为在MWC2019开幕前一天公开搭载5G通信功能的向外展开的折叠式手机Mate X,让折叠屏手机在朋友圈刷屏。
2018年是全面屏爆发的一年,而2019年将要成为折叠手机元年了,折叠屏手机真的要一统手机江湖了吗?
正方观点
折叠屏手机没有刚需,要说有也只有炫耀的需求
文\豪伊
自从智能手机出现以来,各大品牌的手机商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迭代产品的路上,从而满足永远在增长的用户需求。回望2018年,即便手机厂商在屏幕上各种下了功夫,把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屏幕技术被“吹”得天花烂坠,但手机市场陷入同质化的“红海”的命运依旧没有改变。
据IDC统计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552亿部,同比下降了6.0%,连续十六个季度下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户换手机的周期变长了,不买新手机的原因除了没钱之外还因为新款智能手机在使用体验方面提升不大。进入2019年,当人们以为全面屏已经为智能手机屏幕进化时代画上句号时,又出现了全新的折叠屏手机。智能手机的未来似乎顿时又光明起来。
在全面屏手机也遭遇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折叠屏手机的出现被行业寄予了新增长点的使命。从更大的内存到更好的相机、更快的处理器,再到更新的解锁方式……但无论用户还是厂商,最关注的都是,当手机的屏幕从一块变成两块,从6寸变为12寸的折叠双屏,能否带来体验的升级?
日前,华为设计师Rubens Cantuni在采访中被问及,作为一名用户,“是否需要折叠屏?”时,回答到:“不需要,谢谢。至少我现在不需要,或者说我不需要可折叠智能手机。”
Cantuni的观点符合了不少用户当前的想法,并且也是手机厂商所担心的。这里面包括“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OPPO。春节后,OPPO主动将已经打完样的折叠屏手机雪藏起来,因为“没有达到足够的、真的成为一个成熟商业化产品的价值”。连副总裁沈义人也劝退用户,折叠屏对用户体验提升没有太大价值。
这首先体现在电池续航方面。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 x是已经公布的两款完成度较高的折叠屏手机,但前者4380mAh和稍大些的后者4500mAh,与电池容量动辄5000mAh以上的安卓平板电脑完全没法比。权衡分析目前折叠屏手机最大的优势,既便于携带又有大屏体验,相当于将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可能三者合一,相信大多数用户还是会选择稳定的电池续航。毕竟柔性折叠屏幕手机展开与合起来的状态都会耗电,如果出门还需要带上好几块充电宝,并不比多带上几个设备方便多少。
其次,硬件虽美好,但软件适配却是折叠屏手机普及的瓶颈。为了适应展开或折叠的手机状态,折叠屏手机将允许内侧柔性屏幕支持三个app同时显示,甚至可以在外屏幕上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时,展开到手机内侧大屏观赏。但是这种体验是建立在软件已适配的情况下,考虑到安卓系统长久以来混乱的软件适配问题,对于折叠屏应用适配,短时间内要实现难度很大。
最关键的还是价格问题。行业调研机构IHS研报认为,一片6英寸的柔性AMOLED价格在86美元左右,大尺寸价格售价可能更高,或在100美元以上,这导致手机厂商对折叠屏手机的态度大多还停留在观望阶段。三星Galaxy Fold手机售价约为1.3万人民币,华为Mate X约1.75万人民币,两者售价都高于顶配iPhone XS Max,没点信仰几乎不太可能剁手。当然,厂家们也没打算“大卖”:除了三星公布一百万的出货量目标,其他企业并没有量化指标。对比三星2017年超过3亿部的出货量,其对折叠屏手机定位或是满足小众用户的“花瓶”。
除了技术原因外,在手机使用上,折叠屏用起来仍有不便之处。考虑到许多用户给自己的手机换上了防偷窥膜,一个大且不能贴膜的折叠屏,在使用时,万一不小心被窥见了隐私信息也会显得非常尴尬了。
无论如何,首批折叠屏手机的售价肯定是并不友好的,并且有着许多不完善的缺点。不采用折叠屏的手机厂商不一定会落伍,毕竟相比之下传统形状的手机更容易控制电池寿命,价格也能压得更低。
电脑发展成笔记本,又简化为平板电脑;手机发展成大屏手机,如今又要发展成折叠屏,个别手机还有“桌面模式”:大的在变小,小的在变大,手机和电脑这两种形态的电子产品,似乎在不约而同地向彼此靠拢,越来越趋于一体。从功能性上来看,折叠屏的未来的确有不少想象空间,但前提是能为人们的移动通讯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话,如果小米能出一款折叠屏,卖3000元,冲着“打台面”这个点,我也氪了。
反方观点
折叠屏能否“折”出手机新风口
文\新华社
继三星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之后,中国华为公司日前在巴塞罗那产品发布会上也推出一款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折叠屏手机。这种“新式”手机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刷屏”,引发广泛热议。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折叠屏幕等新技术有望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手机折叠屏带来想象空间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开幕前,三星公司就抢先发布了新一年的主力智能手机产品。其中,采用折叠屏幕设计的智能手机Galaxy Fold备受瞩目。这款手机外壳上配有一个显示屏,但如果将其打开,里面会呈现出另一块7.3英寸的显示屏,这一尺寸已接近一些小尺寸平板电脑。
紧随其后,华为发布了首款5G折叠屏手机Mate X。它搭载华为首款7纳米工艺多模5G芯片巴龙5000,可实现高速下载,在相关网络支持下可实现最快3秒下载一部大小为1G的视频。这款手机可能在今年6月前后发售。
更好的视觉体验、更多的应用可能、更快的速度,折叠屏手机让人们浮想联翩,同时也免不了“货比三家”。
国际分析机构福里斯特公司副总裁托马斯·赫森认为,与三星Galaxy Fold相比,华为的新产品毫不逊色。
在与普通智能手机相仿的体积内,折叠屏技术增加了显示面积,为下一代智能手机产品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柔屏技术成熟期正全面到来
折叠屏手机的出现离不开可折叠的AMOLED柔性显示屏等技术的支撑。AMOLED是目前柔性显示屏中最常见的一种,与传统液晶显示屏相比,柔性显示屏具有低电耗、高亮度、多色彩、更轻薄、能弯曲等特点,优势明显。
以华为Mate X为例,它采取四层结构设计:最上面一层是高分子材料的屏幕保护层,第二层是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屏,第三层是软胶支撑片,最下面一层是转轴。转轴的设计最关键,是一道集合了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工业设计等多门学科的综合题,几乎决定了折叠机的成败。
据TCL通讯全球销售与市场中心总经理李绍康介绍,柔性显示屏和可折叠移动设备的实际应用需要克服三个挑战:可折叠的AMOLED柔性显示屏本身,耐用的机械外壳及全新的配套软件。
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智能手机所使用的AMOLED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三星、LG等公司手中,但近些年来,中国厂商正加快国产化步伐,例如TCL、京东方等中国公司已开始投资布局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
中国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指出,2018年,中国有多条AMOLED面板线投产或扩产,预计未来3至5年资金投入规模可达30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中国大陆面板总产能有望在2019年成为全球第一。
折叠屏内涵不仅是“大一点”
游戏中更多的提示窗口和视觉体验、更清晰的实时视频对话、工作中更便捷的掌上操作……人们不断开着脑洞。许多软件厂商也在摩拳擦掌,就软件适配和大屏幕的新应用场景谋划未来。
智能手机发展趋势是本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热门话题。据美国市场分析机构“国际数据公司”此前发布的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4.9%,这也是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下跌。不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5G和折叠屏幕等新技术的出现,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转机。
三星和华为折叠屏手机目前的报价均过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对折叠屏手机的铰链耐用性、电池寿命、手机厚度以及能否实现量产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目前,三星公布了折叠屏手机最多可折叠30万次,华为暂未公布折叠次数,但据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透露,目前主要技术障碍已经克服,实现量产后,折叠屏手机的价格有望大幅下降。
正反方观点PK Round 1
正方
华尔街肥猫:折叠屏手机是概念还是趋势,其实谁都说不好。但如果一个手机生产商期待用折叠屏拯救世界,预计他会失望。5G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万物互联,既然是万物互联,折叠屏与非折叠屏的差异到底在哪里?除了可以折叠以及屏更大之外。如果说折叠屏是时尚潮流,无可厚非,但如果说是代表手机的未来,真的想多了。尤其是在当下5G还明显是概念的时候。
反方
起士:新的硬件标准的确需要硬件厂商推出产品支持,但能否成为主流,关键还是看掌握着系统规划权的软件厂商是否愿意推出方便的适配技术支持。苹果和谷歌在移动时代的系统话语权上僵持了这么多年依然难分高下,对开发者支持方面工作做得更好的谷歌的确已经在折叠屏上开始投入,并且在大量设备上市之前就做好布局,还能有效避免如今刘海屏、水滴屏等异形屏标准混乱的问题。系统适配的问题解决了,折叠屏手机成为主流也并非难事。
正反方观点PK Round 2
正方
崔三妹:折叠屏和目前手机形态的结合更像是一个市场噱头,并不是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现在各家厂商都是为了折叠而折叠,对使用场景、软件配套的开发,生态的搭建、成本的控制都没有一个实质的解决方案。因此折叠屏手机极有可能和曲面屏一样,只是手机行业一个小的类别。
反方
杰森:面对全球智能手机持续低迷的行业背景,折叠屏手机的面市与其说是在技术上的改进,不如说是在为手机的下一步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整个2018年,纵观国内外手机生产商,在技术的层面的更新迭代大多遭遇了瓶颈,挤牙膏似的创新终究未获得买家青睐。随着5G热的到来,智能手机市场似乎看见了一线生机,但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短期内很难大范围实现覆盖。因此,折叠屏的到来不管是噱头还是真实卖点,落脚点在于让消费者更迭手机,虽然在价格、质量、电池寿命上还存在种种质疑,但在技术成熟之时,也正是一统江湖之日。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