桄榔庵,承载苏东坡晚年诗意人生|寻路东坡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2-22 20:29 221976


桄榔庵遗址内部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李雨心 周彬 海南儋州 摄影报道

告别住了仅两三个月的惠州白鹤峰山居,与弟苏辙在海滨诀别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七月,年已六十二岁、被贬昌化军的苏东坡,携子苏过抵达儋州。此后,苏东坡得众人相助,在一片桄榔林里,筑起三间茅草屋,成为其谪居之所。苏东坡将其命名为“桄榔庵”,并题《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谪于儋州,无地可居,偃息于桄榔林中,摘叶书铭,以记其处。”

谪居儋州的三年时光里,苏东坡身处“陋室”,胸怀天下。他在桄榔庵中完成了“海南三书”的写作,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沧海桑田,近千年后桄榔庵遗址今安在?2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儋州中和镇坡井村,走进桄榔庵遗址。

1

探访桄榔庵遗址

回望近千年前的东坡

桄榔,是一种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印迹的热带植物。桄榔因其一身是宝,被古人广泛应用于造船、医药、建筑等众多领域。因为其用途广泛,桄榔与众多古代名人联系在了一起,其中就包括苏东坡。

桄榔庵位于儋州市中和镇南郊,1098年,当地村民合力帮助苏东坡在桄榔林中修筑茅堂,苏东坡十分乐观地将其命名为桄榔庵。2022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桄榔庵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为系统梳理研究苏东坡文化提供更多考古实证。

2月16日,结束在儋州东坡书院的采访,封面新闻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中和镇坡井村,车窗旁的两排绿树快速掠过后,桄榔庵遗址出现在眼前。如果时间能够倒流,1098年,在这座古镇的南边,还分布着面积不小的桄榔林。苏轼正是在这片桄榔林中,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构筑了后来闻名遐迩的桄榔庵。

桄榔庵遗址外部

遗址四周以围墙隔开,就在道路旁。遗址旁有农田与农家住宅,并未有太多疏离感。围墙一旁的木牌上写有桄榔庵几个大字,并伴有关于桄榔庵的介绍,其中提及桄榔庵建造的背景:宋绍圣四年(1097年)七月,苏东坡父子初到儋州时,当地州官张中十分敬重苏东坡,让苏家父子住在官府的房子里,到1098年四月,苏东坡父子被逐出,东坡父子无室可居,处境十分凄凉。

推开桄榔庵遗址的大门,原本闲适的心情瞬间有了沉浸之感。地上一片发掘区域十分醒目,整体呈倒“L”状,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周围墙多呈灰褐色,老旧斑驳,未发掘的地面长着几棵高大的椰子树等乔木。而在遗址东南部立有一石碑,风化侵蚀严重,已有明显裂纹,碑文除中正和“重建桄榔庵记”外,大多模糊不清。

面向这座石碑,全程参与考古发掘的儋州东坡书院管理处主任王圣阳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块碑叫作中正碑,中正碑是桄榔庵遗址的有力的物证。中正两个字,是当时知州罗杰修复桄榔庵后,为了告诫后人学习苏东坡这种公正的精神,请当时明代的义士题下的字,告诫大家做人做事要公道公正,不偏不倚。”

儋州东坡书院管理处主任王圣阳

2

读书著作 广交好友

这里是苏东坡晚年的避风港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苏轼专门为桄榔庵写了一首《新居》,诗中有定居下来的满足和欣喜。或许是受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的启发,苏轼也写了一首《桄榔庵铭》。

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会长李盛华解读道,“他说早上晚上我棚子上面可以看到星星月亮,你们就知道我的视野白天晚上都是开阔的,风一会儿从北边来,一会儿从东边来,你们就知道我在这里可以呼风唤雨,这个烂棚虽然连一个鞋子都放不下,但是我呼呼大睡,因为我终于有了我自己的家了。《桄榔庵铭》反映了他的那种乐观豁达,又带有诙谐和幽默,这种诙谐幽默完全展示了东坡在任何困苦灾难面前,他绝不会屈服,绝不会低头,他的内心有种强大的力量。”

是的,不管当时的桄榔庵条件有多艰苦,这仍是苏东坡晚年避风港。他在这里煎茶,饮酒,会客,挥毫,谱写晚年诗意人生。中国苏轼研究会会员、儋州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谢仿贤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苏东坡父子流落到桄榔林下,情况是非常凄惨的。桄榔庵建好后,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的心情就慢慢变好:“因为苏东坡是个乐天派,所以当时他既感受到苦闷,也在与老百姓的接触中,感受到这个地方的人是非常可爱的。”

中国苏轼研究会会员、儋州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谢仿贤在儋州东坡书院留影

苏东坡在桄榔庵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苏东坡在桄榔庵又为民做了哪些事?谢仿贤说,那时候老百姓经常跟他交往,苏东坡看到当地老百姓的办学条件非常差,很多小孩没有办法读书,他一个士大夫有这种情怀,就是帮助老百姓,引导他们传播一些文化知识。比如看到了邻居小儿子在读书,他非常高兴,并摆酒来庆祝,因为在蛮荒之地终于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此外,老百姓当时有病不找医生,反而是杀牛来祭拜,苏东坡就给老百姓开药方、抓药治病。同时他看到老百姓会喝不干净的水,他就在桄榔庵附近,带领老百姓找水源挖井,后来这口井被命名叫东坡井。这口井经历近千年,仍然水流汩汩,四季不竭,润泽着一方百姓。

除此之外,苏东坡在桄榔庵也读书著作,广交好友。当时海南“百物皆无”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好过。而书籍的匮乏,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痛苦就更难以想象。苏轼在桄榔庵住定以后,就为无书可读而烦恼。有一次由当地州官张中陪同往访当地读书人黎子云时,见到他家有《柳宗元集》书册,立即借了回来终日玩诵。后在惠州服官的老朋友郑嘉会也寄来书籍,虽然当时通过船运寄送颇费时日,但总算是帮助东坡父子,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日子。苏东坡在桄榔庵中完成了“海南三书”《东坡书传》《东坡易传》和《论语说》的写作,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

首次考古发掘结束

见证苏轼对海南教育的影响

日前,桄榔庵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结束。考古结果显示:虽然地上建筑部分几乎不存,但地下基础部分保存较完好,庭院、正堂、天井和后堂等建筑单元结构完整,与历史文献记载的桄榔庵和桄榔书院相符。

全程参与考古发掘的儋州东坡书院管理处主任王圣阳表示,此次考古发掘发现房屋遗迹2处。第一处,在遗址南部,现存为石墙基,墙基保留完整,墙基上局部残留石墙。第二处,分布于发掘区大部,规模较大,经勘探可知,亦延伸到发掘区北侧,结构较清晰,已揭露部分从南至北,依次为庭院、正堂、天井局部。

桄榔庵遗址内部

考古团队提供的报告显示,桄榔庵原是苏东坡谪居儋州时的住所。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七月,年已六十二岁的苏东坡被贬昌化军,携子苏过抵达儋州,在城南的桄榔林中买地建房,在周边乡亲的帮助下,仅用一个月建成三间茅屋。苏东坡将其命名为“桄榔庵”,并题《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谪于儋州,无地可居,偃息于桄榔林中,摘叶书铭,以记其处。”元延祐四年(1317年)春,海南海北道肃政廉访司佥事、大都军行部范梈在桄榔庵旧址上建苏公祠。未几,祠圮。泰定年间(1323—1328年),南宁军判彭震卿始迁于城东里许之载酒堂。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州韩祐在旧址建祠祭祀。复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知州张霈捐资重建,新的桄榔庵于三年后正式落成,祭祀“宋赠太师端明殿大学士文忠苏公神位”。光绪十三年(1887年),知州崔增瑞,在原址扩建为桄榔书院。清末,朝廷提倡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校,桄榔书院因此改为中和高初小学校。1920年,遭火焚毁。

王圣阳介绍,本次考古发掘未发现与苏东坡有直接关联的遗迹与遗物,也未发现与苏东坡同时代的遗迹与遗物。揭露的第二处房屋遗迹结构严整、功能完备、形制上具有一定规模,而历史文献中记载北宋以来,元、明、清、民国历代均在桄榔庵遗址所在地兴建苏公祠和书院,其间虽有间歇性荒废毁圮,但对苏东坡的敬仰怀念是九百多年来延续不断的,特别是光绪年间桄榔书院及延续至清末的中和高初小学校,是苏东坡对海南文化教育事业影响深远的确凿实证。从这一意义上说,虽不见明确苏东坡相关实物证据的桄榔庵遗址,同样是苏东坡深刻影响海南文化的历史见证。

END


评论 18

  • 仪陇县金子村第一书记 2023-03-02 发表于四川

    名人啊

  • 一条锦鲤 2023-02-28 发表于四川

    想去打卡一次

  • fm2083788 2023-02-27 发表于四川

    想去看看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