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据中央气象台6月10日18时消息,南海热带低压可能于12小时内加强为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并将于6月13日在海南岛南部到广东西部沿海一带登陆(强热带风暴级到台风级,10-12级,25-33米/秒)之后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南海热带低压未来120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图据中央气象台。
中央气象台预报称,受此影响, 6月11日至15日,海南岛、华南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1日至13日,南海大部、广东沿海、海南岛东部沿海将有6-7级大风,南海中北部、北部湾、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域的风力将有8级,阵风可达9-10级。中央气象台提示未来三天,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需关注南海热带低压发展趋势和风雨影响,南海等海域航行船舶、海上作业平台注意防范大风危害。
为何今年首个台风生成较常年明显偏晚?
从中央气象台历史统计来看,历年1号台风平均生成日期为3月25日。2025年的1号台风较往年晚两个多月。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向纯怡解释,这是因为今年5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内的下沉气流像一个巨大的“罩子”覆盖在热带洋面上,抑制了台风生成所需的热带对流发展。此外,由于今年热带辐合带位置偏南、北移缓慢,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又较常年偏晚,这使得台风生成所需的低层辐合条件较差,致使台风生成时间较晚。
台风来得晚,可减少前期因台风频发导致的灾害叠加风险。不过,如果台风“空窗期”延长,导致高温高湿环境持续,将为病虫害繁殖提供温床,增加农业防治成本。
中国天气气象分析师孙倩倩认为,今年的1号台风北上过程中,会引导季风气流北上,更有利降水发生,因此未来这个热带气旋制造降雨的能力大,大风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多地启动应急响应 过琼州海峡普速列车或将停运
记者注意到,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已于2025年6月10日12时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各市县启动不低于省级响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做好防御工作。
湛江海事局值班室密切关注热带低压动向。图据湛江海事局
6月10日晚,记者从湛江海事局获悉,为做好海上防风工作,该局于当日17时起启动海上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前部署台风防御工作。湛江港海面和雷州半岛东部沿海、雷州半岛西部沿海、琼州海峡北岸各台风警报站已升挂台风信号一号风球。
湛江海事部门通过甚高频、监管指挥系统、短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将台风动态和防范要求传达给辖区内各船舶和相关单位,提醒船员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密切留意气象信息,严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湛江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及时调整防御措施,全力保障海上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督促各有关单位、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抗热带气旋措施,保障安全度过此次台风影响期。
记者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铁集团”)获悉,受强台风天气影响,为保障旅客出行安全,6月11日至13日期间,广铁集团将对往返海南的过海普速旅客列车采取区段调整或停运等措施,部分列车始发终到站临时调整为广州白云站。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平台实时查询列车具体动态。
评论 1
说个正事 2025-06-10 发表于四川
台风来了!预防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