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红旗河谷。56岁的彝族汉子都绍友曾在起伏的攀西大裂谷山脊上垦了一辈子薄田,如今他劳作在一片极为平坦开阔的田野上。
一排排早春蔬菜大棚分布在蜿蜒的安宁河两岸,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历时近10年的工矿废弃地复垦,让攀西大裂谷深处建起适宜机械化耕作,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示范区。
这是都绍友手捧自家地里采摘的辣椒(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地处攀西大裂谷的安宁河平原,矿产资源丰富,过去矿山企业众多。十年前,该县白马镇红旗河谷有一块面积达110公顷的工矿废弃地,就像大地上的一块“伤疤”。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地表成了没有覆土层的裸岩石地,光秃秃地扔在那里,种不出庄稼。
2012年起,国家启动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红旗河谷得以进入视野。
这是4月13日拍摄的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尹恒 摄
白马镇党委副书记王肖说,当时县里组织了多次实地调研,发现这里是一块隐藏的宝地——原本水土富饶,属于可种植早春瓜菜的稻菜轮作区;加上紧临安宁河,有一条完好的干渠贯穿;电力设施也能够覆盖复垦区。
米易县土地储备开发交易中心主任范世涛记得,这里土层虽然表层粉质粘土的厚度较薄,但地质条件稳定,于是当地决定在复垦区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在缓坡上建村民新居,把在高山上生存条件恶劣的众多村民搬迁下来。
这是4月13日拍摄的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一角。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从薄土碎石地到高标准农田,谈何容易?
“我们通过三个步骤来克服了这些困难:一是砌田坎和开挖灌溉与排水工程,既防止洪涝又减少水土流失;二是平整土地并用有肥力的土壤均衡覆盖;三是通过种植树木、果林和各类农作物,增加复垦区内表土植被,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范世涛说,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修建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了,土地退化被有效治理。
如今,高龙村居住着712户3500多人,是攀枝花市规模最大的彝族聚居移民新村。近2000亩的红旗河谷现代农业产业园,穿插着休闲观光步道和天然河滩湿地,实现了康养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这是4月13日拍摄的米易红旗河谷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尹恒 摄
“以前山上缺水,只能种点土豆和玉米,够吃就行。现在取水方便了,有了大棚,一年四季地里都不会闲着,轮种番茄、辣椒、玉米、水稻等。”都绍友说。
为了尽快带动村民适应现代化标准化种植,村里还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培训指导,还开办了“农民夜校”。只要一有空,都绍友便邀约乡邻们一起去“充电”。
去年9月,都绍友种下了3亩地的番茄,亩产超1.6万斤。“今年行情好,番茄可以卖到5元一斤。”一季番茄就卖了23万多元,都绍友按捺不住喜悦。
得益于复垦耕种,高龙村全村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0.8万多元,增加到2021年的2.2万多元。
站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都绍友说:“工矿废弃地复垦让这里换了‘新天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