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吴雨柯
经典文学的影响力是绵延不绝的。在一个世纪以前,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文学大师普鲁斯特用生命写就的《追忆似水年华》,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艺术启迪性和精神力量。2022年11月18日,是马塞尔·普鲁斯特逝世100周年纪念日。
译林出版社隆重推出《追忆似水年华》中文珍藏纪念版——新版译文全新修订,装帧设计也全面升级,让中文世界热爱普鲁斯特的读者又多了一个阅读这部卓越作品的好版本。据悉,新版《追忆似水似水年华》将于11月18日全网上架销售。译林出版社还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普鲁斯特逝世100周年和新版推出。
1871年7月10日,马塞尔·普鲁斯特出生在巴黎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犹太商人的后代。普鲁斯特从小患哮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严重。从35岁起,备受疾病与失眠折磨的他闭门谢客,过着自我幽囚的生活,专心写作。1896年他出版了首本小说《欢乐与时日》,1913年底出版了《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隔年又出版了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直至普鲁斯特去世后才完整的出版了七部。
在全书近三百万字的《追忆似水年华》中,马塞尔·普鲁斯特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马塞尔·普鲁斯特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 、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普鲁斯特将自己毕生所学所思,都融汇到这本书里。毛姆评价他“是个具有独创精神的伟大作家,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他的创造力与心理透视力无与伦比。”
曾邀15位一流译者
做出中文世界仅有的全译本
《追忆似水年华》共七卷,篇幅浩大,人物众多,叙事千头万绪,再加上普鲁斯特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这部作品的翻译变得十分困难,令众多译者望而却步。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部巨著一直无人翻译。
上世纪80年代,译林出版社开始积极物色译者翻译这部作品,最终集结整个法语文学翻译界之力,经过仔细考虑,邀请李恒基、桂裕芳、许渊冲、许钧等十五位一流译者,着手翻译这部作品。在开始翻译前,译林出版社多次组织讨论,讨论译名,包括就书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定为“追忆似水年华”;制定了“校译工作的几点要求”,印发了各卷的内容提要、人名地名译名表及各卷的注释;开译后又多次组织译者交流经验,相互传阅和评点译文。十五位译者从历时三年,在1991年翻译完了这部作品,成为中国出版史上一个填补空白的重要事件。迄今为止,译林出版社的版本依然是中文世界仅有的全译本。在七卷本之后,出版过精华版;也曾有参与七卷本翻译的译者尝试单独翻译,但最终都未能完成。
这部意识流小说进入中国读者的视线之后,三十多年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多次再版,并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入选“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的出版,也影响了余华等一代中国作家的创作。
改版集中处理“遗憾”
征求专家和读者意见全面修订
《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出版所引发的阅读热潮始终未曾退却,三十多年的编读往来成为这本巨著在中国接受史的重要部分。值此次新版《追忆似水年华》出版之际,译林出版时再次广泛征求法语专家和读者意见,力求对之前版本留下的遗憾进行集中处理。
此次改版,部分在世的译者对译文进行了认真的校改和润色,进一步提高译文质量,还有的译者对译文优化提出了宝贵建议;专业校对人员对全书进行了精心编校,对专有名词进行了前后统一,部分注释进行了调整;全书译名按照现行规范进行了修改,例如第四卷卷名由原来的《索多姆和戈摩尔》改为《所多玛与蛾摩拉》;人物关系也进行了重新梳理。译文质量全面升级。
除内文修订外,译林出版社还邀请著名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余中先为新版录制了音频解读,时长约两小时,对这部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进行了全面分析。读者可扫描随书附赠的别册中的二维码进行免费收听。
(本文图片均由译林出版社提供)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