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3·15”已过去,但被曝光的产品风波依然没有平息。
如何处罚食品广告虚假宣传?如何判罚食品安全犯罪?食品安全问题,究竟应该怎么解?
专访嘉宾
王利明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曲新久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今年3月15日是第42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作为预制菜“顶流”的梅菜扣肉,个别商家竟使用“淋巴肉”制作;售价最高达五万多元一瓶的“神酒”,还在申报专利阶段却大肆宣扬获得独家专利,甚至宣称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且具有抗癌功效……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究竟应该怎么判?怎么罚?
央视“3·15”晚会曝光标价5000多元至5万多元不等的听花酒涉嫌虚假宣传。图据央视网
1
食品虚假宣传怎么罚?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标价5000多元至5万多元不等的听花酒在销售环节宣传具有改善心脑血管、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免疫力、抗癌等预防和治疗功效。
该酒被曝光当晚,多个电商平台下架该商品。次日,其母公司发布声明称,高度重视报道中提及的问题,并成立专项小组展开检查与整改。目前,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已对听花酒上海代理商、上海霆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和听花酒类似将普通食品夸大宣传的消费投诉案例并不鲜见。在一些直播平台,有些主播甚至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具有特殊疗效的药品售卖。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蔡金芳在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表示,《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者对所提供的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要负责任。食品广告的内容要合法真实,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的功能。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于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的内容,否则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曲新久进一步介绍,在广告中对食品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或者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广告内容与批准文件不一致的保健食品广告的,依照《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对消费者来说,如果发现有虚假宣传,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权益,向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张三倍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食品广告,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曲新久补充说。
央视“3·15”晚会曝光安徽省阜阳市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淋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图据央视网
2
食品安全犯罪如何判?
除了听花酒涉嫌虚假宣传外,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预制菜企业使用“淋巴肉”生产梅菜扣肉更让人触目惊心。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安徽省阜阳市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淋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淋巴肉是猪肉中公认品质差价格低的部位,正常五花肉批发价是劣质淋巴肉的4倍。
食品生产厂家用淋巴肉以次充好的问题,近年频频见诸报端。此前曾有媒体曝光猪油加工厂或肉制品供应商为节省成本,购买淋巴肉初加工后送往多个市场,最终流入消费者餐桌。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发布4个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牛肉制品、减肥食品、米粉、腊肉,包括以假充真,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等。
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涉事企业的惩罚能起到重拳打击的作用吗?
在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利明看来,食品问题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行政监管都是主要渠道。行政监管贯穿食品生产、运输、经营等全部流程。虽然,问题食品入口对身体健康会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有时候不会立刻显现。“在打击涉食品犯罪活动方面,刑法处罚力度的确比较大,但追究刑事责任通常都是在产生严重后果后才进行的。”
3
食品安全问题怎么解?
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有多部法律互相交织,《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都涉及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处理。在王利明看来,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回归本位,应该有更严格的制度。
王利明认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比过去的关注角度更多也更细了,比如关注到婴儿食品、具有医疗保健性的食品等。总体上说,现在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问题的监管和打击力度更大了。
今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批涉及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四起案例中,有三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日常食品,另一起涉及校园配餐,与未成年人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曲新久认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增设“处罚到人”制度,最高可处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年收入10倍的罚款。与此同时,还通过建立严重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实施信用联合惩戒等细则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赵雨笙 记者 代睿
评论 1
fm2113651 2024-03-27 发表于四川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