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一珊 芶思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自从10月份移栽以来,经过精心管理,目前根部已经开始形成小包,预计明年2月初就可以采收了。”11月中旬,自贡市沿滩区瓦市镇新堂村,村党总支书记徐必云正在村里走访村民的榨菜栽种情况。近年来,靠着发展特色产业,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几番,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新堂村的田间地头
站在山坡上望去,一幅“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景象尽收眼底;田间地头,上千亩榨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农户正趁着晴好天气忙着追肥管理。
徐必云介绍,榨菜是一种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经济作物,有效利用冬闲耕地种植榨菜就能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以此增加农户收入。“按照亩产3000公斤计算,收入能达到21万元,村民每亩能增收1000元。”
有产量,也有销量。今年,新堂村与自贡食品产业园企业四川千椒百味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不低于2000吨榨菜的采购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并按照市场保护价每吨700元进行收购。下一步,该村还将建榨菜加工厂,进行初加工后,再供给食品公司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榨菜只是新堂村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为了土地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该村利用轮作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循环种植,让土地“一年四季不闲”,实现“一地多种”,扎紧农户“粮袋子”,充实农户“钱袋子”,为“天府粮仓”建设贡献力量。具体而言,就是上半年种植春大豆、高粱,下半年种植夏大豆、榨菜和蚕豆等。
“现在大家靠着村里的特色产业,日子也越过越好。”谈起村里的产业,村民代武华笑得合不上嘴,“以前土地一般只种两季,而且种植的农作物单一,如今采取轮作模式后,一年四季都有收获,平均每亩收入8000元不成问题。”
村民们正在劳作
不仅要实现“一地多种”,也要实现“一田双收”。在新堂村,与绿油油的榨菜遥相呼应的是300亩的稻田。冬日暖日下,稻田里的龙虾正在悠闲地游来爬去,勾勒出一幅灵动和谐的生态画卷。
新堂村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稻虾共作”模式,将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使小龙虾、水稻共同生长,促进粮食、经济产业双发展,实现“双轨跑”。“再有两个月,这些龙虾就可以上市了,到时大家又多一笔收入。”徐必云算了一笔账,“稻虾共作”可亩产小龙虾200余公斤,亩产稻谷450公斤,平均每亩收入可达1.4万元以上。
下一步,新堂村将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旅游资源同产业有机结合,引进资本实施“天宫凼美丽乡村”农旅项目,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样板”,继续走好“农村四季有产业、农民季季有钱赚”的乡村振兴之路。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