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诗札:抵达桑蚕的九种方式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22 15:03 47904

作者:孙大顺

之一

一枚蚕茧,在乐至,就是人世间最小的云

可以依靠,堆积,取暖,回忆

换回一个小康生活

现在,我过时的文字,无法描述春蚕的

奇妙之美,和它短暂一生的四个阶段

我需要一片桑田,一间蚕房,一张蚕种

和一担用春色编制的筐,抵达一枚明净的词语

我还需要一枚喜欢偷心的月亮

和一个读出声来,就快乐无比的地名
 
之二
 
一千五百多年,桑已从甲骨文飘下来

抵达乐至,写下桑蚕故事

在丘陵、山冈、田园、坡地,在汉字与风俗

转弯的地方,梦里没有一片多余的桑

大片大片的桑田,在农谚里起伏

妈妈养桑蚕,养季节,也养我。我只要属于我的桑树

我喜欢搬来童年的小板车,看炊烟,看桑田

看方言里的村庄。看密密麻麻芝麻大的桑卵

围着桑叶唱歌、跳舞、瞌睡,最后把桑叶咀嚼
 
之三
 
大地之上,古老的农耕文明照亮的地方

13万亩桑园,用水灵灵的词语

连接一根根莹亮、洁净的蚕丝

并用一匹匹柔美、斑斓、精致的丝绸

找回一条干净的倒叙之路

栽桑、养蚕、煮茧、缫丝。在一首诗里

该怎样安置汗水,取下桑树的口信

抵达躬耕的背影。当时光的桑田

与晨光一起醒来,一只春蚕正从虫卵变成幼虫
 
之四
 
风在季节里蜕变。天空在星辰的光影里蜕变

生活在美好的时代里蜕变

幼虫在生命的奇迹与蚕农的手温里蜕变

爱上桑叶,不停的咀嚼、休眠、蜕变

即便月光换了古老的口谕

一只幼虫还是用四次脱皮

抵达一个生命纪念日。桑都之上鸟语花香

星光闪耀,万物安祥。当惊叹之光照亮

田园读本,明亮的乡愁把春蚕养大
 
之五
 
春蚕没有发声器官,但桑叶略懂音律

它们互换姓氏,与自然共生共鸣

它们拥有自己的气脉与语言

从不躲藏,也不辜负每一场春雨

它们只需要:一个预言,一尺之地,一寸光阴

它们相互成就,相互依赖,又以肉眼可见的

方式消失。无声的惦念与谅解,在汉语的修辞里

在洁白的赞美里。桑蚕是春天送来的疼痛

在华夏文明最早的章节里结茧
 
之六
 
这是真正的作茧自缚。把咽下的人间物语

暮色、空气、民歌、星露、节气、旧伤

桑叶上等待的月光

生成飘逸滑爽、洁白无瑕的丝,一起吐出来

蚕透明、拙朴、诚恳。以苦为乐,不吃不动

蛰伏茧内。它最后的修行,就是清澈的抵达

它蛹化成蛾,惊动了大地上的耳目

与族谱上醒来的先祖。人世间,许多朴素的人

像桑一样的翠绿,蚕一样的圣洁
 
之七
 
在乐至,丰收后的桑田,空在那里

空是一种卸下修饰的抵达。空的美学

拥有了形态与色彩。阳光抱紧土壤,田园的气息

扑面而来。桑羽化成泥,变成一枚音符

或飞上一首安静的诗题

蚕蜕变它想要的样子,飘洋过海,走进千家万户

让生命更加高贵、纤细、柔韧、优雅

不懂告别的桑蚕啊。让一切等待

都有光泽。让一切回望都值得歌唱
 
 之八
 
“乐至蚕茧”“乐至生丝”。国家地理标志的美誉

让一个产业更加饱满、兴旺发达

弥漫着诗一样的唯美之光

桑田乐至,美在产业。智能养蚕、机器缫丝

当我们用现代高科技,抵达蚕桑产业源头

农业经济的探索与追求

也接上了飞翔的翅膀,享有崭新的注释

生生不息,桑海桑田,一丝一叶都是情

对桑蚕的传承与热爱,就在乐至的田园辞典里
 
之九
 
在诗歌里抵达桑蚕,不需要闪电的笔画

惊世的韵味与意境,也无需比修辞

更斑斓的色彩,与飞扬的释义

在桑都,只需要一杯桑葚酒,一枚桑芽茶

一片丝绸面膜,一粒白僵蚕

一卷蚕桑衍生品,还有蚕农额头上的一滴汗水

去书写乡村振兴新图景。桑田葱郁,绿野滔滔

成就崛起的现代蚕桑产业。当我们回望

一只春蚕,正在一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里抬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