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人类迁徙,超149万观众聆听李水城教授细说古蜀文明|名人大讲堂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10-18 22:30 119178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教授 李水城

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摄影 陈羽啸

“重新认识并深入挖掘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文化交互及其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将是中国考古学面对的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课题。”

10月18日14:30,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走进“名人大讲堂”之古蜀文明季,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开启本季的收官之讲。他以《人类迁徙与文化交互:古蜀文明的形成》为题,从人类迁徙路线的角度出发,讲述古蜀文明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从三星堆文化的特点,看到其中的人类迁徙和文化交互。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蜀文明到底从何而来,又历经了怎样的发展呢?讲座中,李水城教授从古蜀文明的出现谈起,通过展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陶器、青铜器、玉器、金器等代表性器物,并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考古遗址出土的器物进行对比分析,详细解读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如何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向观众勾勒出了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

讲座现场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国是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方国文明,其历史发展进程对揭示和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李水城教授表示,作为古蜀文明的标志,三星堆遗址揭示了长江上游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也充分展现出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精彩的讲座不仅在线下让观众受益匪浅,而且在网络中吸引了众多网友的观看。截至记者发稿前,10月18日,《古蜀文明如何形成?李水城教授解析发展脉络 | 名人大讲堂》直播,在封面新闻APP、封面新闻微博、封面新闻视频号,以及川观新闻客户端、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平台播出,全网总计149.34万。

据悉,名人大讲堂自2018年11月举办首期讲座以来,已成功举办了61场,我们先后邀请李敬泽、阿来、郦波、祝勇、莫砺锋、周裕锴等全国多学科专家,围绕20位四川历史名人及巴蜀特色文化开讲,全网累计逾9560万人次观看直播。

评论 11

  • fm1234567 2024-10-19 发表于四川

    精彩的讲座

  • 三宝兄 2024-10-18 发表于四川

    期待更多考古新发现!

  • 张牧之的狗屁道理 2024-10-18 发表于四川

    中国的文化多样性真让人自豪!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