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描绘四川文化强省新画卷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4-07 19:47 42237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图据采访对象提供

5年来,四川正朝着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阔步前进,硕果累累:皮洛、三星堆遗址“点石成金”,四川摘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双子星”;电视剧《伪装者》《楚乔传》《那年花开月正圆》成为爆款,编剧“五朵金花”用作品发出四川文艺的强音;川籍导演声名鹊起,“饺子”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狂揽50.35亿票房,跻身中国电影票房榜第四名;还有成都市美术馆、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拔地而起,带给市民更多精神文化大餐。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5年来,你感触最深的变化是什么?最关注的领域是什么?4月7日,“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封面新闻记者整装待发,将用镜头和笔墨记录四川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关注出版、影视、文博、非遗等多个领域的硕果。

“四川出版”成绩扯眼球

自2016年实施“振兴四川出版”工程以来,四川出版乘风破浪,涌现出了一批双效俱佳、业务精通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为振兴四川出版、建设文化强省作出了积极贡献。

▲振兴四川出版成就展

作为四川出版的主力军,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及旗下新华文轩掌舵的9家出版社,全力推动出版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已经助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川版好书。封面新闻首席记者张杰深耕出版行业,将聚焦四川出版的改革措施和亮点成绩,解读畅销书的财富密码。

“四川造”影视刷屏爆红

近年来,“四川造”电视剧不断发力,呈现多元化、丰富化发展态势,交出了诸如《火红年华》、《紧急公关》、《亲爱的自己》等热剧佳作。同时,四川也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导演、编剧、制片等影视人才,张勇、苏晓苑、杨涛、陈岚、乔兵等编剧“五朵金花”表现亮眼,赢得了业界及观众的诸多赞誉。记者周琴将采访四川本土优秀编剧,揭秘“四川造”电视剧的出圈秘笈。

此外,“四川造”纪录片也多次亮相央视,深受观众喜爱。四川考古摘得“双子星”的同时,“四川造”大型考古纪录片《古蜀瑰宝》连续3天在CCTV9、四川卫视播出,诠释古蜀文明的前世今生,探寻散落各地的文化遗址,引发全网关注。这部知识点满满的纪录片播出之后,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终于知道古蜀文明的来路和归途”“近距离围观这么多蜀宝,太美了吧”。

▲纪录片《古蜀瑰宝》海报

近年来,不少展示蜀地历史文化的纪录片登上央视。《蜀道风流》围绕“有形”蜀道和“无形”蜀道两条脉络展开,将这条充满厚重历史积淀的蜀道诠释得淋漓尽致;大型纪录片《李白》透过诗仙的一生,追寻中国人流淌千年的精神品格……这些作品广受好评,开启了巴蜀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将蜀地的文化之声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记者李雨心将关注“四川造”纪录片的霸屏之道,揭秘纪录片拍摄幕后的故事,聚焦行业之变。

四川非遗牵手国际大牌

四川藏羌织绣非遗传承人杨华珍曾是摄影记者,汶川地震之后,她自筹3万元,带着老姐姐们用羌绣手艺创业。如今,一笔订单都是数十万的营业额,羌绣制品畅销海内外。她设计的长达9米的羌绣挑花,没有设计稿,图案都装在脑海里,几位绣娘合作完成之后,用羌绣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她设计的山茶花,被星巴克用做会员卡封面;她设计的手抓包远销好莱坞,成为街舞达人的心头好;她的绣品被爱马仕重金买下版权,出现在丝巾上尽显中国风。在杨华珍的眼中,羌绣是一本无字的情书,用艺术连接民族与世界的审美。

▲杨华珍绣制的口袋

古老的非遗技艺,近年来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跨界合作、非遗活化、AR和VR技术的融入,让非遗借着文化自信和科技发展的东风,频频出圈。5年来,四川14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队”,新增加3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青城武术、怀远藤编、唐昌布鞋、川菜烹饪等技艺,在传承和推广上都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记者刘可欣将持续关注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用镜头记录古老的非遗如何焕发生机,吸引更多年轻读者回味记忆中的乡愁。

评论 1

  • 嘿嘿呼啦啦 2022-04-08

    文化强省,加油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