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翼:有些念想的日子

封面新闻 2021-04-09 15:12 48973

文/张翼

昨天,同村同龄的发小在朋友圈刷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从今往后,走过在乎的年龄!”细看贴图,今天不是发小的生日吗?我陡然想起,从川东北山旮旯亦步亦趋地走出来都已经40多个岁月了。

中年,这个遥远的书面语,实实在在地落在了我的身上。朋友刷圈的意思很明显,无非是人到中年,已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想表达一种看淡红尘的意思。

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阅历不同的人生味道。《论语·为政》对中年的定性很直白,就是“四十而不惑”。几千年来,孔子都在告诫后人,人到中年嘛,心中一定要明亮,明白的人绝不办迷糊的事。仔细想想,老祖宗的话确实有道理。人到中年已经活得有些通透明亮,甚至成了玻璃人。如果依然楞头青,工作迷糊,生活糊涂,再往后就只能知天命了。

人生四十分水岭。如果说前40年是上半场,那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做好后半篇文章。要做好后半篇文章,总得有点念想,有点在乎,有点计较吧?虽然不再激情燃烧,但凡事总得权衡利弊。

前几天,我到成都东郊记忆闲逛,看见一大群少男少女一浪高过一浪地狂呼一个我觉得很普通也很陌生的名字。那是一种天真浪漫、感性直白,却用热血发自肺腑占据心灵的狂野。我当然知道他们呼唤的名字背后,一定代表某一方面某一层级的明星。

人到中年,水波不惊。当我很漠然甚至有些不屑地绕过那群心中带火、口中冒烟的少年时,我才恍然大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曾经如出一辙的狂野早已被淡淡的岁月平静地收藏。

冷静后是清醒,我们已经到了三思而行的年龄。什么事该为、什么事不该为,心中有杆秤,手中有个砣。顺应了目的就减少了盲从,当个人的付出与所需产生了逻辑层次,在干与不干之间就厘清了最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难道不是中年人应该有的在乎、计较,或者念想么?

选择是个综合症,既是在权衡利弊,也是在在乎得失。然而,70后的我们大抵都经历过没得选择的年龄,所以我们的人生上半场总是充满了艰辛和不易,难得用幸福美满来打个总结。

那个年代,生在山里的孩子,要走出大山、跳出农门,读书考学是唯一的选择。当千军万马挑灯夜读时,漆黑的窗外是独木桥自横。当金榜题名时,那种敲锣打鼓、大宴宾客、一场接一场放坝坝电影的场景至今让人历历在目。

那个年代,工作服从分配,从哪里来我们再明白不过了,但要上哪儿去,我们却一片茫然。在没有拿到那张二指宽的调令前,唯一的选择就是在酷热的暑期傻傻地等。

那个年代,任务重、工资少好像一直都是年轻人的专利,除了加班加点,还有端茶倒水、擦桌拖地。人生的开局是从好好干开始的,没得选择。现在想来,没得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正是因为没有念想,不在乎、不计较,即使苦成牛、累成狗依然哈哈大笑。

近段时间,看见网上一些网红为博眼球、攒流量,主播另类的嗨吃、另类的嗨喝。看到那些小年轻们拿生命开玩笑,我就特别伤感。有人说,40岁前是拿命在换钱,40岁后就是拿钱去换命。我特别理解那些年轻人,年轻就意味着没得选择,年轻就意味着不能计较。这么多年来,我干过的岗位一个接着一个,虽然有过极不情愿但也一直都甘心情愿;结交的朋友一拨接着一拨,虽然心中有怨有恨但从来都懒得去恨。

时间和欲望是一对反比例,时间逐渐堆积,欲望逐渐降低。人到中年,突然感觉有些酒局白白地喝了,有些饭局白白地陪了,有些朋友白白地交了,有些工作白白地干了,人生开始变得按部就班的寡淡无味。

一直很欣赏姜文那篇《狗日的中年》,现在想来,姜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也犯了迷糊。这不,高晓松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就说,到了中年才发现,四十不惑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每件事都想弄明白却明白不了,每个人都想看通透却通透不了。弄不明白、看不通透就生活得很慌张,等老了才发现,慌张就是情趣,你不慌张就没有情趣了。

生活要有情趣就必须在乎地生活,过点有念想的日子多好呀,哪怕人到中年。

【作者简介】

张翼,四川南充人,居成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诗歌学会、散文诗学会会员,成都市、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文好动。出版有散文集《大门之外》,诗集《素心如雪》。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