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柏 一个村庄的接力|寻路蜀道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10-31 19:49 218052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吴德玉 刘彦君  纪陈杰 陈远扬摄影报道

行走在被誉为“世界奇观”“国之瑰宝”的翠云廊古柏林中,脚下是古老的青石板路,两旁翠柏高耸入云,夹道成廊。

护林员杨少凡仔细留意树木生长情况、砍除树旁的杂草,走到有人户的地方,就开始宣传注意森林防火、防止乱涂乱画,走完这片林子,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多年来,不管天晴下雨,严寒酷暑,他像照看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着家门口这片古柏林,饱含深情。

在剑门关镇天桥村,几乎人人都是杨少凡这样的护林员。日前,封面新闻“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金牛道记者走进天桥村,走近这群护林员。

杨少凡每天像照看孩子一样照看古柏

听着古柏的故事长大

七旬老党员退休后请缨守护古柏

“剑阁柏是翠云廊内最高、树龄最老的一株古柏,远看似松,近看似柏,果实状如松果,裂纹似柏果,兼具了松树和柏树的双重特征,称得上世间罕见……”秋日暖阳透过古柏茂密的枝叶,斑驳的影子照射在古朴的石板上,也照射在和孩子们讲故事的王桂芳身上。

家住天桥村党群公共服务中心旁的王桂芳今年71岁,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上世纪七十年代,王桂芳曾担任过天桥村的妇女主任和团支部书记等职务,每次开妇女大会的时候,她都会积极宣传古柏保护的重要性,让妇女们回家教育好自己的小孩,在玩耍和看牛的时候不要损坏古柏。

退休后,王桂芳仍对古柏念念不忘,主动请缨打扫翠云廊景区卫生。“我希望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护在古柏身边。”每天,王桂芳早早地来到景区,除了维持打扫卫生外,她还常向往来的游客宣传保护古柏的相关知识。

村民们自发巡护古柏

“我们从小就是听着古柏的故事长大的,从小父辈们就告诉我们要保护古柏,我们这里的大人娃娃都像敬畏自己的长辈一样敬畏古柏,它们是我们村庄的‘守护神’。”王桂芳笑着说,“我们长大了,就和我们的孩子讲古柏的故事,告诉他们要保护古柏,学校里的老师也一直教育娃娃要保护古柏,我的女儿们小时候写作文都是写古柏的故事。”

一个个或神秘或浪漫的传说与故事,成为不少人难以忘却的记忆,在父辈的句句叮嘱中,“古柏是世代遗留的宝贵财产,要保护好它”的理念深深根植在一代代天桥村村民心中。

保护管理与时俱进

全力守护宝贵的自然资源

一把用来清理杂草的镰刀,一个用来宣传护林防火知识的小喇叭,一个用来照明的手电筒,便是天桥村几乎人手一个的“巡山工具包”。

“我们天桥村,几乎人人都是护林员。”天桥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明笑着说,除了专门的护林员、网格员,村上还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队,村民会自发地为古柏除草、清理枯枝、宣传护林防火知识等,“这些古树是我们的一种地标、一种文化,日常巡护,早就成了村民生活的一种习惯。”

村支书杨玉明抚摸古柏

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天桥村的每个生产队都安排了两名村民巡视保护古柏,有枯枝掉落等情况就第一时间报告,“即便是在砍柴烧火的时代,靠近古柏的杂草和杂柴都没人砍走。”

时代更迭,古柏保护的理念也与时俱进。1987年,剑阁县各乡镇成立了林业工作站,负责区域内林业工作,涉及古柏沿线的乡镇还同时承担古柏管理保护工作。在林业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开始采用更科学的措施保护古柏,为了保护古柏不受病虫害侵蚀,村上组织村民们用烟雾剂熏古柏上的柏毛虫。在每年森林防火期,村民们也会及时对古柏附近的杂草杂柴进行清理,防止干燥起火。

保护古柏的措施

“现在讲究科学保护古柏,我们村上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常态化开展防病治虫、森林防灭火等工作,一定会全力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自然资源。”杨玉明信心满满地说道。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柏,剑阁县给7778株古柏都办了一张身份证。7778株古柏,每棵树都有11位身份证号。编号开头510823,和居民身份证一样,代表广元户籍。后5位,则是每个树的独特编号。扫描“身份证”上的二维码,手机界面跳转出古柏的电子档案。树高、树径、品种、位置经纬度等全方位信息一览无余。这种实行身份化识别管理后,随时可对古柏生态环境、生长发育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便于对长势衰弱的古柏“一树一策”制定保护措施。

古柏编号

每株古柏都贴有“身份证”

近年来,剑阁县构建县、乡镇、村组、网格员“四级”树长组织体系,创新建立蜀道古树保护“林长+树长”模式。根据古树名木分布和乡镇区域,划定12个县级树长责任片区、 45个责任段。按照“一树一人”“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定树、定人、定责”制度,逐株挂牌编号,划定责任到人。不仅如此,当地还聘请省林科院、省林勘院、四川大学、川农大等科研院所专家,重点对蜀道沿线古树开展全覆盖“体检”。

大手拉小手传承

爷孙一起守护千年古柏

“请不要在林区内吸烟,不要在古柏树上乱涂乱画……”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天桥村迎来了一波旅游小高峰,放假归来的孩子们拿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地向游客、村民宣传护林防火知识。

杨玉明说,“虽然孩子们年龄小,但却都是一个个‘了不起’的护林员。”在天桥村,爷孙俩一起巡林、护林,是再正常不过的景象了。砍除树旁的杂草,记录违规吸烟、树枝掉落等情况,劝导游客文明参观、清理景区垃圾等,小小的护林员们动作熟练极了。

“在家有长辈的言传身教,在学校也会开展主题班会、志愿者实践活动等,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我的爷爷奶奶们一样,尽我所能去保护古柏,为蜀道古柏常青常绿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杨玉明说,每当听到村子里的小孩用充满童真的语调说起保护古柏的话,便让他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年轻人返乡,共同守护我们传承千年的古柏。”

清风拂古树,苍烟护柏香。翠云廊历经沧桑千年,如一条青翠长龙横卧在山峦之间,仰头欣赏古树,俯身触摸“年轮”,在时光流转之间,感受生生不息的奇特力量,一代代天桥人、剑阁人对自然生态的敬仰,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努力也如同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代代相传。(部分图据受访者)

评论 11

  • 嘿嘿呼啦啦 2023-11-04 发表于四川

    人与树的互相守望。

  • happy valley 2023-11-01 发表于四川

    普通人的坚守

  • Luna 2023-11-01 发表于四川

    太有意义了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