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岑参成都诗之旅 阿来“岑参蜀中诗”本周六迎来第三讲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1-24 16:20 103610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盛唐时期,他两度出使西域,在戎马中开拓前程,志向高远,见识广阔。在大地上走过的足迹,也为其形成壮阔大气的艺术风格注入巨大的能量。这个人就是岑参。壮志满满的岑参在西域迎来了创作的巅峰时期,写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豪气万丈的边塞诗作,记录下奇丽的边地风景。除此之外,岑参还与蜀地有着深厚的渊源,写下不少以蜀地人文地理为背景的经典诗作。而这,正是四川作家阿来解读岑参诗歌艺术世界的重点。

讲座海报

2023年12月16日下午,继“杜甫 成都 诗”之后,阿来的又一个古典诗词讲座系列“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在阿来书房开启“岑参蜀中诗”的赏析之旅。在“岑参蜀中诗”系列中,阿来特别设置单独一讲,以“入蜀前,在边塞”为主题,以岑参的几首边塞诗代表作讲述其在诗歌艺术上所达到的造诣和境界。2024年1月13日下午,阿来“岑参蜀中诗”系列来到广元剑阁,举行了一场蜀道专场讲座。1月27日(本周六)下午,该系列将回到成都,在阿来书房开启第三讲。

公元765至766年,岑参沿着蜀道入蜀。他从陕西出发入傥骆道。经过骆谷、汉中、广元,再过剑门,到成都,然后再到乐山。当环境从壮阔的西域转换到山清水秀的蜀地,尤其是走在联通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蜀道上,这位久经边塞的诗人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阿来在上一讲中,通过岑参的几首诗,带读者了解岑参一路艰难行走,同时也用欣赏的眼光、审美的眼光在看待沿路的风光。比如岑参曾写下这样的蜀道诗句,“数公各游宦,千里皆辞家。言笑忘羁旅,还如在京华。”

如果说本系列第一讲中岑参在西域,第二讲在蜀道的路上,第三讲中的岑参,就是真正来到成都。在第三讲中,阿来将逐一分析《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先主武侯庙》《文公讲堂》《司马相如琴台》《杨雄草玄堂》五首岑参诗作精品。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岑参在成都喜欢登张仪楼,而且赞叹川西高原上的积雪。历来入蜀的文人、官员都喜欢去武侯祠,岑参也不例外。在《先主武侯庙》中,他这样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雨水契。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他还写到文翁讲堂,即文翁石室,“文公不可见,空使蜀人传。讲席何时散,高堂岂复全。丰碑文字灭,冥寞不知年。”

岑参在成都的人文之旅还没有错过司马相如的琴台,“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台上寒萧瑟,至今多悲风。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此外,蜀地大思想家杨雄相关的草玄堂、子云亭也进入了他的蜀地诗当中。岑参在成都到底有着怎样的诗之旅,阿来将会具体给予讲解,令人期待。

评论 3

  • 封面杰选 2024-01-25 发表于四川

    推荐聆听

  • 仙女下凡 2024-01-24 发表于四川

    写得好

  • 闪了舌头 2024-01-24 发表于四川

    成都本身就是诗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