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2025年春节,DeepSeek横空出世。AI,再次成为聚焦的热点。那么在AI不断盎然向新的当下,女性应该如何认识AI、理解AI、运用AI,在自洽的同时成为AI时代的主导?
三八节妇女节即将来临,封面新闻新经济事业部推出三八节特别策划:“AI”时代 “AI”自己,在倾听八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对AI的理解与应用的同时,探寻未来。
3月7日,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AI不能替代的是细腻的情感和共情,女性天然与AI存在差异化。女性在AI助力下可能更具竞争力,六边形女战士不是梦。
AI软件大大提升效率
“感觉有金钟罩护体”
AI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带来的远不止是效率上的飞跃式提升,更掀起了一场对人类固有认知的深度变革。
对于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接触AI,崔丽丽称,如果说是AI大模型,最早应该是2023年初,当时觉得AI终于在更接近个人使用的层面有所突破了。如果把视觉、语音等这类AI算在范畴内,那么接触的时间更早,大概在2017年。当时很早就调研了类似于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这一些以AI核心技术为主的企业,并且也接触了一些场景化的应用,比如医疗影像的识别、人体行为识别、语音识别录入文字转写等。因为从学科关系上,这个范畴是属于我们学科领域会覆盖的研究内容。当时OpenAI推出GPT系列的大模型以后,确实“惊为天人”,也觉得AI在自然语言处理这方面的突破非常独辟蹊径。特别是看到产业界许多人以非常快的速度开始跟进了,感觉这可以算是AI整体进展的一个“奇点”。
在崔丽丽看来,DeepSeek的横空出世基本上是激活了所有人的AI应用基因。而她所处的教育行业,在DeepSeek出现之前就在积极拥抱AI,从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到教学形式到迭代创新等许多方面都在转型。
崔丽丽举例称,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还是以DeepSeek为主,此前使用比较多的包括科大讯飞的智能办公本(语音识别转写,内嵌星火)、WPSAI(文档生成,内嵌360大模型)、基于钉钉的通义千问AI助手,以及kimi、豆包等。在崔丽丽看来,这些AI软件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比如会议记录、文章要点提炼摘取、一般文档的写作框架建议、资料整理、ppt文档大纲生成等,以及包括一些娱乐性的内容生成。“感觉有金钟罩护体。”
谈到自己理想中的AI,崔丽丽称,“应该可以帮助人类处理一些不太友好又非常耗时的工作。AI一方面是替代了一部分人类觉得比较枯燥或者价值感比较低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劳动力总体规模下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补充这方面的不足。当然,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的磨合期,一方面AI的能力也需要不断完善,治理工作也要跟上,另一方面当前的人才技能培养与AI能力的差异化也需要时间磨合。”
AI不能替代的是细腻的情感和共情
女性天然与AI存在差异化
面对AI的浪潮,我们无需惶恐不安,而应以开放的胸怀热情拥抱这场变革。展望未来,AI在三到五年内会进化到哪种程度?
崔丽丽认为,技术的积累一般都是在前期会需要很多的积累,可以预见的是,在人类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存储、芯片、算力等技术迭代快速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一定会迎来爆点。AI在三到五年应该可以在一些一般工作场景替代人力,初步进入家庭服务。在更远的未来,AI取代人类的绝大多数工作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未来人类更多的应该是享受生活,然后去做创造性的工作。
也就是说,AI正在深度重塑“人”的价值坐标。与AI共舞,才是我们在AI时代迈向光明未来的明智选择。
那么,职场上的女性如何借力AI解锁女性潜能、释放女性力量?崔丽丽表示,“对于女性,我觉得AI不能替代的是细腻的情感和共情,女性天然与AI存在差异化。女性在AI助力下,可能会在职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六边形女战士不是梦。于我自己而言,AI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勇立潮头,直面创新、融合创新、引领创新,人生再攀高峰。”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