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7月8日,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护航高质量发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通气会。在当天的通气会中,高新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侵犯著作权案引发关注。在该案中,一名男子靠游戏皮肤获利62万,被判刑三年。
高新区检察院刘洋介绍,某科技公司是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成都高新区设立的公司,研发了多款现象级网络游戏产品。2015年,公司开发完成某游戏软件,并进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2023年初,刘某某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司许可,通过互联网获取游戏新“角色皮肤”,发布在抖音账号,通过插入广告的形式获取报酬,共获广告收益62万元。
2023年4月底,游戏公司通过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双报制”向高新区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同时报案,认为其商业秘密被侵犯。
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共同梳理侵权作品来源、发布数量、营利模式、获利金额等重点内容,当年5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次年,刘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同时赔偿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
刘洋表示,随着网游产业和自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通过网络渠道侵犯网络游戏著作权的情况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和法治化营商环境。
该案是全国首例“泄露游戏在研内容牟利案”,检察院依法从严打击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有力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同时,在当天的通气会上,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光富在通气会上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全市检察机关将围绕四个方面,持续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落实:一是深化学习培训,重点掌握涉检条款的适用标准,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二是强化法律监督,依法惩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加强对涉企民事行政案件审判执行的监督,完善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三是优化涉企案件办理工作机制,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办理通道,健全重大涉企案件报告制度,规范涉企案件办理程序。四是完善服务保障,加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开展法律宣讲和风险提示活动,定期发布典型案例。
办理涉企案件1300余件,追赃挽损超2.6亿元。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张理恒在通气会上介绍,2023年5月至2025年5月,全市检察机关在“安商惠企”专项行动中累计办理涉企案件1300余件,追赃挽损超2.6亿元,制发检察建议60余份;涉企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2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9件、省检察院典型案例56件;“检企面对面”、资深检察官常态化联系企业等特色机制,获上级检察机关肯定并推广,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评论 1
fm1906641 2025-07-09 发表于四川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