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歌成为秘境之钥 龚学敏谈诗歌创作和爱的能力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8-28 23:15 43375

现场对谈

封面新闻记者 罗海韵

当诗歌、音乐与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秘境盐源相遇,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8月22日,由中共盐源县委、盐源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盐源县文旅推介暨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媒体见面会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多民族服饰秀绚丽夺目,嘉宾“主旨对话”金句频出,诗歌配乐朗诵精彩纷呈。

当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围绕“巴蜀文化传承”“泸沽湖及诗与远方”“盐源文旅发展”进行主旨对话。在此之前,《星星》诗刊杂志社联合盐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举办了“与诗同行,走进盐源——全国诗歌征文大赛”“品味青铜·寻梦女儿国”诗人采风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诗人深入润盐大地。

为了更好地展现盐源县的历史之美、山川之美、文化之美,让四川盐源成为人人向往的诗与远方,“与诗同行,走进盐源”全国诗歌征文大赛于2023年3月15日启动,得到国内外诗坛诗歌创作者们的踊跃回应,征集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外国诗歌爱好者的投稿作品20000余首。本次大赛征稿诚邀天下诗友创作包括但不限于盐源县的青铜文明、盐文明、泸沽湖自然人文以及乡村振兴等为题材,拥有时代性、文艺性的原创诗歌。

谈及此次诗歌征集的整体情况,以及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作品,本次征文活动的终审评委会主任龚学敏介绍道:“从今年年初开始,《星星》诗刊联合盐源县委县政府开启征文大赛,这次大赛共收到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千多位诗人的两万多首诗歌。五月底征文大赛结束后,我们汇集全国著名的诗人、诗评家、诗歌编辑,共同组成了评审团,经过初审、复审和终审,最后评出了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入围奖60名。”

龚学敏

在主旨对话中,龚学敏高度评价此次征文大赛,“在近年来全国举行的类似征文活动中,无论是来稿数量和大赛规模,还是参与人数和诗歌质量,这次大赛都显得效果好、质量高、影响大,包括获得特等奖的《盐源十二行》在内的诗歌,都在中国的山水诗、抒情诗类别中显得非常优秀。”此次诗歌征集活动准备周期较长,得到全世界诗人朋友的支持,参与的人数非常多,诗歌的质量也特别高。

谈及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对于当地的影响和意义,龚学敏说,“从征文大赛一开始,就有非常多诗人参与,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为全国创刊最早的专业性诗歌刊物,《星星诗刊》每年都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很多类似的征文大赛,为何这次大赛会起到这样好的效果?盐源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民族风情,而这次大赛的来稿又让我想到一个词‘共情’。诗人能从盐源、泸沽湖以及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摩梭人身上,发现他们所寄托的情感。”无论是否去过盐源,人们都能感觉到有话要说,对此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出理解和关心其他人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泸沽湖已经成为爱情的别称,而有了爱就有了表达。“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碎片化时代,人们的爱的能力似乎正逐渐消亡,大家很难理直气壮地说,‘让我们爱起来’。而诗人正是从盐源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中发现了爱,所以他们才参与得这么深入,写出的作品质量才这么高。”龚学敏的分享谈到泸沽湖的深刻意蕴,他认为泸沽湖是所有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正是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让人们重拾了爱的能力。面对泸沽湖,人们似乎重燃对爱的渴望,在自然风光与诗歌的碰撞中找到了爱。

评论 2

  • fm844a6e 2023-10-07 发表于四川

    爱你哟

  • fm59fd0a 2023-08-28 发表于四川

    泸沽湖很美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