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定式:科学界的女生也能又美又飒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3-08 10:25 132394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音乐剧《伊丽莎白》里最受欢迎的歌曲中,有这么一段台词。

“我不要被掌控被驯化随人心意
我不要受欺骗变温顺讨人欢喜
我不想只做你的玩具
我只属于自己”
这段歌词唱出了那个一生追求自由的女子,茜茜公主内心的呐喊。
这首歌就叫“我只属于自己”

女性,很容易被贴上标签。很多女孩从小就会听到诸如“女孩子不适合搞理工科”、“女生学文科多好”、“女生到了高中就比不上男生了”这类的陈词滥调;而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女科学家们也大多被描绘成为了戴着黑框眼镜、不苟言笑也不会打扮、经常闹出来尴尬事件的形象;部分女性虽然想要挣脱枷锁,高喊“我只属于自己”,却最终难以摆脱社会为她们贴上的标签。

但实际上,女科学工作者也可以又美又飒!

“WIFI之母”海蒂·拉玛就是一个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靠才华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奥地利,原本是一名演员。不过,在好莱坞混迹影视圈的同时,拉玛没放弃自己在科技上的天赋。1941年,海蒂·拉玛借鉴音乐家乔治·安太尔同步演奏钢琴的原理发明了“跳频技术”,为CDMA、Wi-Fi等技术奠定了基础。

很多人说到“程序员”都觉得是穿着格子衬衣的男生,但实际上发现世界上第一个bug的“程序猿”却是一个女性。格蕾丝·赫柏是一位开拓性的计算机程序员,曾帮助开发了多种计算机语言,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时代的首批程序员之一。她的职业生涯也为现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赫柏在开发最早的机电计算机(MARK I和MARK II)时,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经过排查,在计算机的继电器触电里,她找到了一只被夹扁的小飞蛾,这只小虫子卡住了机器的运行,赫柏顺手将飞蛾夹在工作笔记里,并诙谐地把程序故障称为“bug”。

将目光转向中国,医学领域的巾帼英雄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青蒿素以来,以这种物质为基础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一发现被美国拉斯克医学基金会认为是“近半个世纪最重要的药物干预”,并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

同样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颜宁,未满30岁即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回到清华任教,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因为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2017年,她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而又在2022年回国,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她的每一次选择和转身都令人叫绝。

颜宁

在四川,也有一群又美又飒的姐姐们在乘风破浪。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范宣梅研究员,一直聚焦“强震地质灾害机理与预测”研究,在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预测、震后灾害链效应与风险预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被实际应用于多次地震后的应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工作。她就是一个气质极佳,而且对于自己的研究非常投入的女性。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她放弃了在联合国的工作以及优渥的环境,回到了四川工作。范宣梅对于自己的工作的描述让很多专家点赞,“既有初恋般的热情,也有婚姻般的坚守。”就在3月6日,范宣梅获得了“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范宣梅

徐颖

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也来自四川,她16岁就参加了高考,本科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理工大学硕博连读,博士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就职。2015年,她在32岁的时候,成为光电研究院的博导、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徐颖从2006年开始接触北斗卫星,先后经历了北斗二代的应用、北斗三代组网星首发、以北斗为核心的未来PNT体系论证等一系列北斗导航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她担任北斗系统试验系统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因为经常为网友们科普“北斗”。

尽管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人数不多,
但是她们却同样闪耀。
通过个人的贡献改变与影响着这个世界,
激发着更多的有志女性投身科研事业。
她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宣示:
“我只属于自己”!


评论 3

  • f大英县河边镇m2075842 2023-03-08 发表于四川

    科学界的女生也能又美又飒

  • 三台县潼川镇胜丰村 2023-03-08 发表于四川

    为科学界的女生们点赞

  • 荣华村第一书记-杜春奇 2023-03-08 发表于四川

    已学习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