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访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聚焦国常会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10-18 13:05 212355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


聚焦·背景



10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落实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物流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基础支撑作用。要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加强多式联运管理制度、规则标准协调衔接。

会议要求,要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要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

会议强调,要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物流主体做强做优做大。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



聚焦·嘉宾






王先进,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受访者供图

物流紧密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内贸与外贸,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志。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告诉封面新闻,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物流服务制造业供应链能力仍然不足。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仍然需要从产业融合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深挖潜力。



1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还有哪些难点?





封面新闻注意到,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时隔约一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专门听取落实情况汇报。

一年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关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和难点?先从一份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说起。

“去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共降低约4000亿元,但物流服务制造业供应链能力仍然不足,供需适配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还不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来自交通运输系统的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参与并共同提交的联名提案重点关注的正是如何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王先进和其他委员在履职调研中发现了什么共性问题,以至于催生出一份联名提案?他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通过在各地调研以及分析物流企业案例,总结出当前物流领域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首先,是制造业供应链效率不高,不少领域隐性成本巨大;其次,是国际物流供应链保障能力脆弱,国际物流自主可控水平不高;再者,多式联运体系仍有不畅,流程优化等方面融合不够。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加强多式联运管理制度、规则标准协调衔接。在王先进看来,听取有关方面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推进落实情况的汇报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指明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是十分精准的。

在四川省眉山国际铁路港的天府新区青龙公铁物流园,工人在搬运货物。图据新华社



2

如何通过产业融合、模式创新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要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只是意味着追求运费成本降低吗?王先进纠正了这一认识误区,他指出降低全链条系统性成本才是根本目的。

对于解决物流隐性成本过高、供应链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王先进提出两点举措——产业融合和创新模式。

“物流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远不止于货物运输和仓储。”王先进特别强调,物流与产业应当是筋骨相连的,而不是各自为阵。只有将物流的概念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环节始终,通过在不同产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如何理解这种横跨产业、行业的资源配置重组,有没有一看就懂的发展案例可循?王先进以物流企业菜鸟与车企比亚迪的合作举例,双方合作建设自动化工厂,构建数字供应链管理系统,菜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比亚迪欧洲公司提供供应链全程可视、智能诊断、辅助决策、生产协同服务,实现供应链“零库存”精细化运营。

在他看来,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创新不仅实现了供应链一体化、精细化运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助力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要立足物流供应链,促进上下游各环节有效衔接和精准匹配,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降低全链条系统性成本。”

多式联运也在现代物流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王先进在地方调研中发现,多式联运在管理制度、规则标准协调衔接上还需进一步发力。他认为,发展多式联运应以“一单制、一箱制”为重点,从制度、标准、信息、组织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多式联运、运单等管理制度,完善多式联运相关技术标准,推进各方式间转运交接、货物交付、信息互联、保险理赔等规则衔接。

他表示,多式联运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加强数据交换共享,将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他以自身在国内航空运输一线调研的经历分享了几个参考案例:例如按需配置航空前置货站,在枢纽机场超前布局高端业态仓储设施等。



3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记者注意到,在中办、国办去年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有一组关于成本定量的指标要求——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纵观全球,近百个发达经济体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体都在10%左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在两年半时间内,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要再降低0.5个百分点,除了在产业融合和创新模式方面求突破,还能在哪些方面深挖潜力?

王先进在调研中注意到一个制约降低物流成本的隐性问题,有些地方物流数据在不同板块中无法互联共享,不仅拉低了物流运输的整体效率,最终还让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投资,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加快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同时要求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

在王先进看来,如果说产业融合和模式创新是硬举措,那么数据开放则是助力降本提质增效的软实力。他建议加强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公共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实现运输、仓储、配送、检验、通关、结算等数据交换。只有让物流信息被共享共用,才能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壁垒,让物流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发挥更大的价值。

他认为,物流成本的降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在智慧物流领域持续加大投入,降本增效的效应才能得以放大。

评论 2

  •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10-18 发表于四川

    加强多式联运管理制度、规则标准协调衔接。

  • 米豆 2025-10-18 发表于四川

    有道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