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答封面新闻:密云水库防汛“关键时刻”监测设施发挥重要作用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8-18 19:02 17247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7月下旬,密云水库遭遇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29日晚达到历史最高水位,水库大坝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8月18日,水利部举行“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7月下旬,密云水库防汛的关键时刻坝内测压管等监测设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研判,表明大坝渗流稳定、工程安全,为科学调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了“科技护航”作用。

张文洁介绍,近年来,水利部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工程领域“有病看不准”“超标准洪水应对难”等难点痛点问题,强化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积极推进水库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十四五”以来,组织实施大规模水库大坝监测设施建设,全国水库大坝监测覆盖率及信息应用能力大幅提高,为保障水库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大力提升水库大坝探测感知能力。强化水库大坝安全坝外感知设备研发应用,有力支撑水库安全运行。6月19日贵州南部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降雨量达228.5毫米,造成平塘县红旗水库下游回水在极短时间内淹没了大坝。贵州省水利厅迅即组织开展大坝险情应急处置,通过探地雷达、地面瞬变电磁探测、无人机载光学和激光雷达航空监测等多种方式,密切监测大坝工况,及时发现局部脱空区域,精准采取注浆等措施消除隐患,有效避免垮坝风险。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目前全国已有1.1万座水库启动矩阵建设,今年汛期投入实战,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20日开始,山东省大汶河流域北部连续发生3次强降雨过程,大河水库水位持续上涨,刚刚投入使用的运管矩阵迎来实战大考。基于掌握的库区及下游社会经济数据、工程DEM数据,以及“天空地水工”监测感知信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工程安全。

四是积极探索应用堤防水闸管理新技术。组织开展堤防空间信息的遥感调查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试点区域堤防位置、长度、断面宽度及高程等空间信息的快速识别。强化无人机、卫星遥感、探地雷达等新技术装备在巡堤查险、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联合运用。这些成果在今年堤防水闸安全度汛工作中作用显著。6月15日,受台风“蝴蝶”持续强降雨影响,广东省云浮市连滩大堤出现堤后管涌、堤身拉裂等险情,广东省水利厅第一时间派出应急监测队,携带搭载多种传感器的无人机,三维、二维探地雷达等先进设备,克服夜间风雨中能见度低等不利条件,争分夺秒开展“地毯式”探查,标绘现有管涌分布,预判发展趋势和潜在隐患。经过昼夜奋战,成功发现多处疏松、空洞隐患,并立即制定抢险方案,开展现场抢险,实现从“被动抢险”到“主动控险”的转变。

张文洁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对标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针对水利工程特点,加快推进智能感知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坚决守住水利工程安全底线。

评论 1

  • 轻若鸿毛 2025-08-18 发表于四川

    还需加大力度预警和监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